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04篇
  免费   9157篇
  国内免费   5322篇
工业技术   103583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1286篇
  2022年   2413篇
  2021年   3453篇
  2020年   2686篇
  2019年   2057篇
  2018年   2340篇
  2017年   2578篇
  2016年   2117篇
  2015年   3350篇
  2014年   4579篇
  2013年   5169篇
  2012年   6375篇
  2011年   6652篇
  2010年   6231篇
  2009年   6099篇
  2008年   6235篇
  2007年   5725篇
  2006年   5633篇
  2005年   4584篇
  2004年   3594篇
  2003年   3434篇
  2002年   4073篇
  2001年   3430篇
  2000年   2213篇
  1999年   1632篇
  1998年   1040篇
  1997年   906篇
  1996年   784篇
  1995年   691篇
  1994年   542篇
  1993年   377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移动机器人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环境时存在干扰与数据不确定性问题,在分析超声波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相邻位置检测数据的关联特性后,提出了基于三位置超声波检测的环境轮廓构建方法,利用超声波对室内环境进行建图;再使用改进强跟踪UKF-SLAM将超声波测量数据和移动机器人驱动模型进行滤波融合,得到更准确的位姿信息与地图特征。搭建仿真环境,并通过搭载有超声波传感器的全向轮移动机器人在实验环境内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定位和地图构建的误差降低58.058%。室内实验中,获取环境特征的平均误差降低了50.286 3%,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方法对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垃圾焚烧炉15 CrMo钢管表面制备NiCrMo合金涂层,在垃圾焚烧厂高温腐蚀模拟环境中研究了涂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NiCrMo合金涂层均匀、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在生活垃圾焚烧厂高温腐蚀模拟环境中腐蚀72 h后的质量损失率为119.02 g·m-2,仅为基体的40%,说明涂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这主要与腐蚀过程中生成的Cr2 O3、Fe2(MoO4)3和NiO氧化物有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身三维模型中焊枪头与焊点附近的钣金件之间空间间隙检查过程复杂、检查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焊枪头与钣金件空间间隙的自动检查方法。在特征识别算法和包围盒技术的基础上获得焊点特征、钣金件特征和螺母特征等分析要素;基于三维模型的投影算法和距离测量算法计算钣金件的拓扑面与虚拟焊枪之间的距离,与安全阈值比较,筛选出与焊枪发生干涉的危险平面、孔和螺母;对焊接空间不足的焊点进行标注并截图。利用二次开发环境所提供的函数库编程实现了上述算法,通过运行实例以及企业的实际使用,验证了自动检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有热成形零件冷弯性能不足、氢脆敏感性强等共性技术问题,在22MnB5钢的基础上采用Nb、V微合金化的设计思路,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淬透性和极限尖冷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合金化前后22MnB5热成形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全马氏体,但是微合金化后的试验钢组织更为细小;Nb-V微合金化能有效提高22MnB5热成形钢的淬透性,其淬硬层深度达到13~14 mm,并且试验钢的极限尖冷弯角达到58°~72°,进一步拓宽了热冲压成形的工艺窗口。综合分析试验钢微观组织、淬透性能及极限尖冷弯性能的检测结果,添加0.04%Nb和0.04%V实现复合微合金化,提升材料的综合强塑性,满足了高冷弯性能汽车零部件用材需求。  相似文献   
5.
Traditional self-powere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which are usually designed based on p-n junction interfacial effects, exhibit low responsivity and specific detectivity because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holes cannot be separated effectively. Unlike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ferroelectrics have large remnant polarization and thus high depolarization electric field throughout the whole bulk region, which can caus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holes. Based on this, in this study, we prepare Pb0.93La0.07(Zr1-xTix)0.9825O3 (PLZT)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with large remnant polarization and self-powere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with Au/PLZT/FTO struc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hotoelectric response performances of the detectors improve as the remnant polarization of the PLZT thin film and positive poling voltage increase. By adjusting the Ti content, due to large remnant polarization of 47.4 μC/cm2 in the PLZT thin films with 80 mol% Ti, the corresponding photodetector exhibits the best self-powered ultraviolet photoelectric response with the high photo/dark current ratio of 2600, responsivity of 2.05 mA/W, specific detectivity of 5.45 × 1010 Jones, and fast response speed (rise time of 18 ms). These value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recently reported self-powere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醇胺法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再生能耗过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向胺溶液中添加金属离子以降低其CO2解吸能耗的方法,称之为金属离子络合物热缓冲自热利用技术。以广泛商业化应用的单乙醇胺(MEA)溶液为研究载体,并在MEA溶液中分别添加金属离子铜或镍, 通过建立含有金属离子的MEA捕集CO2体系的化学反应模型,解释金属离子热缓冲剂效应的内在机理。机理显示在MEA-金属离子-CO2-H2O体系中,金属-MEA络合物作为一种有效的反应热缓冲剂,将有机胺吸收CO2过程中释放的反应热(放热反应)存储于金属络合物的解离键能中(吸热反应),在CO2高温解吸中通过其络合放热反应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CO2解吸,形成自热再生低能耗CO2捕集技术,从而降低了MEA再生的能耗。本文进行了综合的实验测定来评价金属离子对MEA溶液捕集CO2过程的性能提升影响,包括CO2反应热、解吸速率、吸收-解吸循环负载、汽液平衡溶解度等。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或镍离子作为添加剂,能增加MEA的CO2平衡循环负载14%~20%或7%~10%,同时能够降低MEA的CO2反应热值6.6%~24%或6.0%~20%。  相似文献   
7.
螺纹连接是侵彻弹体与引信体连接的主要形式之一,直接影响着弹体与引信系统振动响应特性。针对现有数值仿真手段难以准确表征螺纹连接的问题,提出用薄层单元模拟螺纹连接的有效方案,结合理论与试验研究建立薄层单元材料参数的确定方法。基于螺纹连接弹性模型与薄层单元理论推导出薄层单元的材料参数;将薄层单元材料参数传递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建模,通过螺纹管以及弹体与引信系统模态试验对薄层单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不同螺距及不同旋合长度螺纹管模态试验结果比较,薄层单元模型计算误差最大为5.11%;与节点融合建模方式比较,弹体与引信系统采用薄层单元建模方式进行计算后,前3阶模态频率最大误差从17.72%下降到2.54%.  相似文献   
8.
Immunotherapy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clinical oncology. However, the immune privileg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brain cancers, especially glioblastoma (GBM). Tumor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s a further challenge in immunotherapies. To overcome the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of brain tumors, a novel multifunctional nanoparticle (NP) for highly efficient synergetic immunotherapy is reported. The NP contains an anti-PDL1 antibody (aPDL1), upconverting NPs, and the photosensitizer 5-ALA; the surface of the NP is conjugated with the B1R kinin ligand to facilitate transport across the blood-tumor-barrier. Upon irradiation with a 980 nm laser, 5-ALA is transformed into protoporphyrin IX, genera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further promotes intratumoral infiltration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nd sensitizes tumors to PDL1 blockade therap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combining PDT and aPDL1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GBM growth in mouse models. The proposed NPs provide a novel and effective strategy for boosting anti-GBM photo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9.
针对苗族图案的文化传承及设计应用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表征和神经网络的民族图案创新设计方法,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解构、映射和重构.首先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可拓表征,运用发散树法构建设计生长阶段模型对苗族图案基元进行拓展分析.其次基于感性工学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感性意象分析,提出一种面向图案构型、纹样语义和种类的图案解构方法,构建图案特征要素解构空间和情感意象认知空间.运用神经网络构建感性预测模型根据用户意象偏好推荐图案构型等设计要素,对设计思维进行收敛,并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其优势性.最后根据神经网络感性预测模型推荐的特征要素应用形状文法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细化设计.以苗族蜡染图案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其他民族图案的解构及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振霄  戴志远  彭茜   《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334-340
以海豹油乙酯为原料,采用尿包法和分子蒸馏法对其中的n-3PUFA进行富集,通过理化分析、气相色谱(GC)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谱联用(HS-SPME-GC-MS)等技术研究富集过程中样品品质、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尿包法和分子蒸馏法可以显著提高样品的皂化值和碘值,对酸价和过氧化物值影响不大。尿包法可以显著降低样品中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提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的含量,然而对某些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C16:1,C18:1和C20:1)的分离效果有限。分子蒸馏法可有效分离SFA和MUFA,得到含量高达92.96%的n-3PUFA浓缩产物。尿包法和分子蒸馏法对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影响不大,而对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影响显著,尿包法可显著增加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分子蒸馏则相反。其中,贡献较大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乙醇、2-乙基己醇、十五碳烯醇、壬醛、十一醛、3,5-辛二烯-2-酮、2-壬酮、2-庚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