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9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652篇
工业技术   201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67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988篇
  2013年   804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939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952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726篇
  2002年   763篇
  2001年   717篇
  2000年   628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上油田大斜度井日益增多,而大斜度井固井质量评价对井控安全、完井射孔、后期老井开窗侧钻等关系重大。随钻声波测井工具不受井斜限制、操作简单,可获得高质量的声波数据资料。本项目将随钻声波测井技术与完井刮管作业相结合,在刮管作业的同时进行固井质量评价,并在渤海油田某区块成功运用,获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对膨胀土进行判别和分类的新指标——最大面积收缩率(SCR),其定义为最大面积收缩率试验中试样干燥后收缩裂隙的总面积与试样初始面积的比值。通过对不同地区土样开展试验,研究了制样初始含水率、初始厚度、接触面粗糙度以及环境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对SCR作为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指标的可信度与可靠度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利用SCR对膨胀土进行分类的界限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和界面粗糙度对SCR用于膨胀土的判别和分类没有影响;当初始厚度限制在8 mm以内时,可以忽略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建议烘干温度为105℃。SCR与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线性相关,能较好地反应膨胀土的胀缩特性;SCR与标准吸湿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线性相关,体现出利用SCR对膨胀土进行判别与分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最大面积收缩率试验操作简单、周期短且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发育复式油气藏,不同层段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地质原因尚不明确,制约着乌马营潜山天然气进一步勘探。利用天然气组分、岩石热解模拟实验和碳、氢同位素分析等测试手段,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乌马营地区不同层段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性的成因,剖析油气充注过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以期为天然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乌马营地区天然气具有碳、氢同位素较重,干燥系数较大,轻烃中环烷烃、芳烃丰度高等特点;垂向上,随着埋藏深度变小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变重、干燥系数变大、C6轻烃相对丰度降低。岩石热解气碳同位素、岩石热解轻烃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乌马营地区天然气属于成熟—高成熟煤型气,其烃源岩为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不同成藏模式造成了乌马营地区不同层段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乌马营地区发育近源连续聚集和远源阶段聚集两种天然气成藏模式,近源的奥陶系和二叠系主要发育近源连续聚集型油气藏,聚集了不同成熟阶段的天然气,属于全天候聚集型,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主力方向;远源的二叠系上部、中生界和古近系油气藏属于阶段性、幕式型聚集,主要聚集高成熟天然气,天然气富集程度受控于断层开启时间的早晚、开启时间的长短、储层物性和保存条件等,是乌马营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4.
将现场采集的切削废液扩培至不含抑菌剂的切削液中,通过对切削液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微生物对切削液的降解作用研究,探讨微生物对切削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具有假单胞菌属、水生丛毛菌属、红平红球菌等优势菌种会严重降解切削液中的有机物质,使pH值和总有机碳含量下降,无机碳升高;微生物使切削液劣化严重,影响其稳定性,浊度在前两周增大,平均液滴粒径分布增大了7倍,最大粒径尺寸增大了20倍,液滴之间发生了聚合现象,出现了游离态油相物质。通过DLVO理论与乳液液滴流体动力模型分析,得出微生物的失稳影响机制为:微生物对有效成分的降解改变了切削液的介电常数,赋予乳液液滴大于聚合势垒的活化能,从而形成乳液之间的聚合,降低了切削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废水成分复杂,色度较高,生物毒性较高,含有多种抑制物质,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另外,其残留物一般含有浓度不同、种类也不同的抗生素及生产、使用抗生素期间的代谢产物.抗生素废水成分的复杂性,决定其单纯依靠传统的处理方法,即生物组合工艺处理方式并不能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的污水排放标准,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特别是在对生态环境受到日益重视的背景之下,不达标的排放可能会给抗生素生产企业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难题.对近年来国内外污水中抗生素的现状和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以青霉素类抗生素废水为例)进行了综述,并对抗生素废水处理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菌砖型包装机高速运转时包装预成型工艺不稳定、机构运动失稳的实际问题,以无菌砖型包装机预成型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在Solidworks中建立并简化三维模型,通过ADAMS仿真得出两种接触约束下机构各零件在不同位置处的角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不合理、摆臂预压力不足等导致机构在进包和出包位置运动失稳,为预成型机构凸轮曲线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聚合物对水力旋流器内油滴聚结与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以螺旋导流内锥式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利用群体平衡模型(PBM)方法对不合聚与含聚0.5‰工况下油水两相在旋流器内的速度场、黏度场、油滴聚结、运移特性及分离效率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 表明:聚合物的加入增大了水相黏度,使油滴在旋流器内最大停留时间与轴向运动距离增加,增加了油滴碰撞聚结的机会,但降低轴心处油滴向上运动的轴向速度,使油滴无法快速从溢流口流出,最终从底流口流出,增加油水分离的难度.与不合聚时相比,含聚0.5‰工况下,轴心处的油滴粒径与含油体积分数较高,但简化分离效率由99.79%降低至94.72%.通过马尔文粒度仪对两种工况下入口与出口的油滴粒径进行测试,含聚0.5‰时溢流与底流口油滴粒径高于不合聚时,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解决蜂王浆泡腾片中难溶成分10-羟基-2-癸烯酸(10-HDA)溶出率低的问题。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泡腾剂添加量、泡腾剂比例(柠檬酸:碳酸氢钠)、甜味剂添加量对蜂王浆泡腾片崩解时间及产气量的影响,并探索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蜂王浆泡腾片中10-HDA溶出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配方。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蜂王浆泡腾片的结晶度。结果:最佳配方为蜂王浆冻干粉10%,泡腾剂添加量45%,泡腾剂最佳比例(柠檬酸:碳酸氢钠)=1.5:1,甘露醇10%,罗汉果甜苷1%,硬脂酸镁0.8%,15%乳酸钙或者0.5%聚甘油脂肪酸酯,剩余以乳糖填充至100%。该配方下制得的蜂王浆泡腾片,口感良好、崩解迅速,并有效提高了10-HDA的溶出率,10-HDA的累计溶出率在15 min左右可使达到85%以上。结论:在蜂王浆泡腾片配方中加入乳酸钙或聚甘油脂肪酸酯可以有效提高10-HDA的溶出率,为提高蜂王浆相关产品中10-HDA溶出率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科研水平的发展对大型仪器表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大型仪器平台原位实验测试系统欠缺,原位表征难以实现的问题,根据材料学院的现有资源配置及学科发展需求特点出发,提出几个解决思路:通过仪器改造,充分开发现有实验装置的原位测试功能;以课题组合作形式,解决部分原位表征系统引入;引入原位实验系统相关虚拟仿真项目。实践表明,这是拓展大型仪器平台表征潜力、高效率引入原位实验测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