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5篇
  免费   999篇
  国内免费   642篇
工业技术   158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10篇
  2008年   793篇
  2007年   801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2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7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万能试验机、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电磁应力仪,研究了电磁法测残余应力灵敏系数与层深之间的关系, 对相应工件不同层深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并提出了使用线性拟合法取得更合适的灵敏系数,最后使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灵敏系数随着层深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工件近表层残余应力分布与深层有着显著区别,在0.6 mm以上更深层处的残余应力差异较小;使用线性拟合法取得的灵敏系数更加契合实际灵敏系数,能一定程度上减小电磁法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轧工艺生产的1Cr18Ni9Ti不锈钢管内表面出现了大量白色斑点状缺陷,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出厂交付。为确定白色斑点形成原因,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金相显微镜、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对该批钢管表面形貌、金相组织、晶粒度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钢管内外表面都出现了表面增碳现象,内表面上的白斑缺陷区增碳最为严重,酸洗钝化时出现了严重的晶间腐蚀,表层晶粒大量剥落,使局部表面粗糙度变差,形成白斑缺陷。钢管表面除油脱脂不彻底使热处理过程中出现表面增碳是导致出现白斑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某乏燃料运输容器壳体的旋转凹槽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开裂,为了确定失效原因,防止此类失效事件再次发生,实验对该旋转凹槽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旋转凹槽的失效模式为氢致延迟开裂,材料中H含量偏高和材料脆化是导致旋转凹槽发生氢致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辐射剂量场的重构是核事故后开展应急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比较不同插值方法用于辐射剂量场重构的优劣,基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发布的监测数据,分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线性三角网插值法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法4种方法进行辐射剂量场重构。通过划分不同数量的测试集,以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标准偏差为判别依据,将这几种插值方法对辐射剂量场重构的精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插值法的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偏差均保持在1.7以下,平均绝对误差保持在0.41以下,在插值精度上优于其他3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福岛核事故后辐射剂量分布,并有望扩展到其他辐射剂量场,为开展后续核应急工作提供有力的剂量评估与辐射剂量场重构工具。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自动化固定测斜仪在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的可行性,布设了1 m间距的自动化测孔孔1与0.5 m测量的人工孔CX8,通过对自动化测孔与人工测孔数据的对比分析及现场施工工况匹配分析,发现自动化监测单个传感器数据从孔口到孔底呈现先负、再负正、再全为正的整体规律,测点最大水平累计位移一直在开挖面附近达到最大。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深层水平累计位移曲线均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种工况条件下引起的基坑水平位移。说明自动化监测能较好地反映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形情况,进而验证了固定测斜仪在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各省级电网建设需求的复杂非线性,非平稳性特征以及地域间差异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省级电网建设需求估算模型。该模型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省级电网建设需求进行聚类分析,将分析得到的不同类别省份数据作为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挖掘各类别数据中所蕴含的规律,建立了考虑数据差异化特质的预测模型。运用国家电网公司所辖24家省级电网所在地区的相关历史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算例结果证实了本文所建预测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以恩施土家烟熏腊肉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其挥发性物质,结合GC-MS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与检测,并对比了各提取方法对挥发性物质分布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提取方法中烟熏腊肉挥发性物质种类分别为83种、53种、79种和62种,其中相同的挥发性物质有22种。这些挥发性物质分别为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酸类、酯类、醚类及其他含硫含氮杂环化合物;各挥发性物质含量较大的为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得到的苯酚,为42016.73 ng/g。通过各挥发性物质的香气活度值(OAV)分析发现,对烟熏腊肉风味有贡献的主要风味物质59种,其中香气活度值较突出的为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愈创木酚,高达10934。对比各提取方法结果发现,虽然不同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充;但是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比其他方法要高。同时对挥发物质进行了风味总结和嗅闻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中型无人直升机对电动舵机控制回路的特殊需求,设计了一种以“ DSP + FPGA+ 功率驱动”为主控单元的舵机控制器.其软件设计遵循模块化和层次化的原则;其硬件由主控模块、驱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协同合作,能够同时对 5 路电动舵机进行控制.针对舵机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快、准、稳”问题,提出一种外环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内环采用常规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同时搭建相应的测试验证环境.测试和实际试飞结果表明,该舵机控制器解决了负载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小信号指令跟踪差的突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