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晔  张婉雨  汪彬  耑锐  任枫  蔡爱峰  杨光  吴静怡 《化工学报》2022,73(3):1102-1110
金属多孔网幕具有比表面积大、物理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推进剂在轨气液分离及相变传热等领域。泡破压力是衡量其相分离性能的关键参数,可根据多孔介质的有效泡破孔径确定。然而多孔网幕的孔隙结构极其复杂,泡破孔径计算仍未有通用且高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三维孔隙结构的多孔网幕泡破压力的通用型解析模型。该模型仅依赖于多孔网幕的几何结构参数,无须实验即可有效预测多孔网幕的泡破压力。模型预测结果与本文实验及文献实验中不同网幕规格、低温及常温工质数据吻合良好,平均误差仅为8%,表明该解析模型具有普适性和准确性,可为基于多孔网幕的液体获取装置的设计与性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种热处理工艺(正火:900℃保温20min空冷及高温回火:650℃保温5h空冷)对Nb作中间层热轧Q235-TA2复合板界面显微结构和结合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观察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复合界面处显微结构及元素扩散情况。利用电子万用试验机进行压剪试验,测试复合界面结合强度,并对压剪断口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断口形貌分析,探究复合界面处物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态试样Q235-Nb复合界面均存在Fe_2Nb,正火态试样Nb-Ti界面存在针状组织。回火态试样Q235-Nb界面微孔的存在使得回火态试样压剪强度(162MPa)低于正火态试样压剪强度(171MPa)。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试样压剪过程中均在Q235-Nb界面处发生断裂,Q235-Nb界面结合强度弱于Nb-Ti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科技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工程教育的必然性以及对能源动力工程人才在质量方面更高的需求,分析了能源动力类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多角度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对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型复合吸附剂在吸附式冷冻机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台采用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式冷冻机组,并对该机组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吸附剂在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中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72W·m-1·℃-1和0.56W·m-1·℃-1,复合吸附剂的强导热性能结合吸附单元管翅片强化换热,使得吸附床在冷却和加热过程中的传热系数达到了745.4W·m-2·℃-1和832.6W·m-1·℃-1,与以前类似的系统相比,性能分别提高了265%和300%.吸附剂的平均吸附速度达到了3.5×10-4kg·kg-1·s-1,比文献中的平均吸附速度提高了30%.说明新型复合吸附剂不仅可以提高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而且可以提高吸附剂的传质性能,大大缩短了吸附式冷冻系统的循环周期,提高了机组单位质量的制冷量. ℃<'-1>,复合吸附剂的强导热性能结合吸附单元管翅片强化换热,使得吸附床在冷却和加热过程中的传热系数达到了745.4W·m<'-2>·℃<'-1>和832.6W·m<'-1>·℃<'-1>,与以前类似的系统相比,性能分别提高了265%和300%.吸附剂的平均吸附速度达到了3.5×10<'-4>kg·kg< -1>·s<'-1>,比文献中的平均吸附速度提高了30%.说明新型复合吸附剂不仅可以提高吸附床的传热性能,而且可以提高吸附剂的传质性能,大大缩短了吸附式冷冻系统的循环周期  相似文献   
5.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在高温工作区时,压缩机功率及压缩机排气温度往往偏高,这不仅给机组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了隐患,同时系统的效率也会明显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两级冷凝热泵热水系统以及相应的控制方式,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泵热水器相比,这一系统不仅能提高供水温度,而且能让热泵热水机组在高温工作区的冷凝温度相对较低,从而在提高供水温度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机组最高压缩机功率以及最高压缩机排气温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数量都很大,同时还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都存放于其自身的数据平台中,有的信息甚至能够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切身利益,在进行多个用户的信息系统开发中,经常会有例如信息量共享的现象出现,而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就是信息量巨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对信息进行一定的保障,已经成为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安全环节。文章重点对信息管理系统在用户使用和系统安全策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光  程鑫  王峥  王晔  张良俊  吴静怡 《化工学报》1951,73(7):2895-2901
针对多孔结构内气体表观渗透率受稀薄效应的影响而显著高于其固有渗透率的现象,从孔隙尺度流线的几何拓扑特性出发,提出了利用固有渗透率、孔隙率、弯曲度和收缩-扩张因子来表示多孔结构的有效孔隙尺寸的方法,并将该有效孔隙尺寸与经典的稀薄气体管道流动模型相结合,理论推导出一种新的多孔结构稀薄气体渗透率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在孔隙几何结构和物性状态已知的条件下对气体的表观渗透率进行预测。随后,通过高精度的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DSMC)对提出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通过对Knudsen数在0.01~10范围、孔隙率在0.17~0.90范围、不同气体工质以及多种有序性孔隙形式下的气体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模型与模拟数据的平均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8.
真空集热型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提高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集热性能。提出了采用真空集热管式吸附床的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并对选择吸收式和直接吸热式的真空集热制冷系统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这两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制冷性能,前者宜以沸石-水为制冷工质对,而后者则宜采用活性碳-甲醇工质对。分析了工作参数对这两种真空集热型制冷系统的影响,并对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传热传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惠  吴静怡 《新能源》1999,21(11):28-33
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吸附床传热传质研究的发展及现状。将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分为3类进行了讨论:(1)均匀温度场模型;(2)均匀压力场模型;(3)非均匀温度场和压力场模型。以具体的吸附器结构为例,详细描述了不同数学模型的前提建模方法和适用范围,指出了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值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描述吸附容量的D-A方程、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新型热力循环的潜力与可行性、吸附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和优化控制、实际吸附循环理论以及双效/多效吸附式制冷等是吸附式制冷尚需进行研究的基础课题。本文对固体吸附式制冷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