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在图像篡改中常使用几何变换、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压缩以及模糊操作,其特性是图像伪作检测的依据。首先定义兼顾重采样和JPEG压缩特性的块度量因子,将待测图像重叠分块计算块度量因子,利用其值的不一致性来检测定位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针对性单一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检测更多篡改组合模式下的篡改操作并能有效定位出篡改区域,且对于有损JPEG压缩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其次,提出一种检测模糊痕迹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模糊核对待测图像进行再次模糊,计算模糊前后两图像的像素差值,根据差值图像值的不同分类完成模糊篡改区域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不同模糊方式的盲检测,且对JPEG压缩的抵抗能力较好,同时与现有基于分块检测的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且能检测出较细小的模糊痕迹。 相似文献
2.
邓坚;左菊仙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154
教务管理系统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是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大数据分析还不够深入全面,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制度以及数据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还不完善,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推动教务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走向更高水平,服务于教务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