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5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简述了通辽市科尔沁区供热管网穿越西辽河工程技术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2205双相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钴基合金熔覆层。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检测钴基合金熔覆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用能谱仪测定熔覆层和基体界面区域的Fe和Cr元素分布,确定熔覆层界面过渡区域的宽度。用显微硬度计和湿砂磨粒磨损试验机,测试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摩擦表面的磨损特性,分析钴基合金熔覆层的磨损机理。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熔覆层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并用2205双相不锈钢作为对比试样做相应的性能试验。结果熔覆层由γ-Co固溶体和少量的Cr7C3、Cr2Ni3化合物相组成,界面处的熔覆层相组织是少量的平面晶和胞状晶,其他区域是发达的树枝晶。由于熔覆层由多道搭接和多层熔覆形成,树枝晶生长有方向性,但不是成固定的方向,并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熔覆层过渡区范围为50μm左右,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达477HV(0.1),远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基体(265HV(0.1))。当磨程达到3354m时,熔覆层的质量损失仅为10.3 mg,约为基体质量损失的1/3。在3.5%NaCl溶液中,熔覆层具有较高的极化电阻与电荷转移电阻和较小的自腐蚀电流。结论熔覆层组织致密,无气孔、裂纹等缺陷,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钴基合金熔覆层具有良好的耐磨粒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Cr/WC/DLC薄膜的多环境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304不锈钢上制备Cr/WC/DLC多层梯度过渡类金刚石薄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纳米压痕仪、划痕测试仪等分析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利用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在大气、去离子水、发动机油3种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薄膜的多层梯度设计使其膜基间结合力得到了有效改善,且硬度高达32.6GPa,在3种环境下均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在大气环境下,薄膜具有较低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094;但具有3种环境下最大的磨损率,为7.86×10-8 mm3(N·m)-1;在去离子水环境下,薄膜的平均摩擦因数较高,为0.124;而其磨损率较低,为5.26×10-8 mm3(N·m)-1;在发动机油环境下,固-油复合润滑效应使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其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为3种环境下的最小值,分别为0.065和4.44×10-8 mm3(N·m)-1。  相似文献   
5.
介绍自适应滤波算法、多尺度小波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两种算法结合的实现过程。针对最小均方(LMS)自适应滤波算法不能同时提高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提出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在滤波过程中算法先用大步长跟踪,提高收敛速度,接近稳态时用小步长跟踪,提高收敛精度。为了能有更好的滤波效果,应该在算法的步长因子上有所突破。在抽样函数的基础上改进算法,并结合多尺度小波分解,使得滤波的效果更加理想。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7.
以某铝合金白车身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以车身结构关键零部件的厚度为设计变量,对白车身质量、模态频率、弯曲刚度、扭转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对以上结构性能灵敏度较低的部件进行轻量化、对结构性能影响较大的部件进行厚度优化。最终在保证铝合金白车身以上结构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提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轻量化方案,实现了满意的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8.
某型运载火箭发动机机架为大直径桁架式结构,具有刚度弱、焊接变形大的特点。作为连接发动机和箭体传递推力的过渡结构,其上下端面对接孔具有高精度、一致性的协调要求。针对此,提出了一种精密孔协调方案,其利用预拟合和二次拟合法协调底孔包络,采用销孔定位协调二次基准,实现精密孔的整体协调;同时,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同轴度预测模型以预测加工后对接孔位置度。经过实际加工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5 m级桁架式结构对接孔的整体协调,保证了对接孔的高精度要求,且该算法能够有效预测并辅助验证位置度检验结果,提高了检验可靠性,为航天大型产品加工整体协调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当地水平地理坐标系在高纬度地区失效的问题,在格网坐标系下对惯性导航算法重新进行了编排,并分析了格网坐标系表示下的惯导误差方程。结合激光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的特点,设计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对格网坐标系下的惯导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格网坐标系作为导航坐标系,能够解决高纬度地区经线汇聚带来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