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油田(或区块)的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式建立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油田开发调整的成败。经过研究和实践,可用水驱曲线法或递减法先确定某一确定井网条件下的可采储量,结合油田动用的地质储量,可以求得该井网密度下的采收率,再利用线性回归确定谢尔卡乔夫公式中的系数,进而可以确定整个油田(或区块)的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油田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这2种方法建立的关系式,能够准确反映采收率随井网调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加密调整潜力及经济技术界限合理而准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相黑油模型模拟时大规模对角稀疏线性方程组存储占用大量内存、求解耗时的问题,研究大规模稀疏系数矩阵的压缩存储及求解方法。提出了有效节点压缩和块压缩存储结合的压缩存储方法,以油藏节点为单元,利用3个实数组分别存储稀疏矩阵块主对角元素、下三角及上三角的非零块元素;由于模拟中形成的系数矩阵具有位置对称性,利用3个整型数组存储下三角非零块元素的地址信息,减少了内存损耗及运算中非零元素的搜索次数。在此基础上,采用Krylov子空间块广义极小余量GMRES迭代法结合块不完全LU预处理方法求解上述线性方程组。结果表明,解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以提高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速度。经过黑油模型标准考题的测试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求解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油田开发的需要,在高含水油田有必要开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横向上要精确识别和预测对剩余油富集具有遮挡作用的小断层、微幅度构造、砂体边界和岩性隔挡(如废弃河道),纵向上要精细预测控制剩余油丰度的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参数,重点解决河道边界预测和薄互层储层单砂体厚度预测精度问题。并结合高含水油田开发的需求,提出了关于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大港油田港东一区一断块研究为例,说明了在高含水油田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分析证明:Y2递减仅仅是Arps双曲递减的一个变形,并没有作任何理论上的改进;Y2递减仍然不能计算当Arps递减指数n≥1和n<0时的可采储量;Arps公式中的初始递减率D_i和递减指数n与Y2公式中的参数α和6的关系为:n=1/b,α=1/nD_i.采用这两种方法对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油田的递减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烷基苯磺酸钠组成油层岩石主要矿物及天然岩样体系的吸附等温线,等温线通过一个最大吸附值,不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不同模数的硅酸钠,部分水解聚丙稀酰胺,SP型聚无机电解质或其他各种比例的混合物,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表面活性剂的损失。表面活性剂溶液通过人造和天然岩心的渗流试验得到的结果同上述一致。  相似文献   
6.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57  
韩大匡 《石油学报》2007,28(2):73-78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我国国内主要的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甚至特高含水期,地下剩余油呈“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状态,传统的油藏描述方法已不能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处于十分复杂分布状态的地下剩余油。因此,准确预测油层中剩余油、特别是其富集部位的分布状态,将是高含水油田进行调整挖潜、提高注水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综合运用地质、开发地震、测井、精细数值模拟等技术,搞清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在剩余油富集部位钻出各种类型的不均匀高效调整井(包括直井、侧钻井、水平井或分支井)或实施其他综合调整措施,可以更有效地采出剩余油,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驱剖面返转类型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注入剖面变化在注聚初期,其吸水剖面与水驱基本相同,聚合物溶液还是主要进入高渗透层,随着高渗透层渗流阻力的增加,聚合物溶液开始进入低渗透层,注入剖面得到改善.随着低渗透层聚合物溶液的不断进入,其渗流阻力增加,导致其吸水比例逐渐下降,吸水剖面出现返转.其吸水变化类型主要有一次返转型、二次或多次返转型和不返转型.通过对现场实际资料的研究表明:①在注聚过程中,各沉积单元相对吸水量往复变化;②注聚过程中,低渗透层剖面返转时机先于中渗透层;③低渗透层注聚剖面第二次返转时相对吸水量峰值低于第一次返转时的峰值;④高渗透层的厚度比例越大,聚合物调整低渗透层吸水剖面能力越差;⑤聚驱全过程中,高渗透层的累积吸水量仍大于中、低渗透层;⑥绝大多数单元的吸水剖面在吸水指数、含水下降期发生初次返转.另外,相对于一类油层聚合物驱,二类油层具有返转出现时间早于一类油层、返转幅度大于一类油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添加剂在玉门油田化学驱先导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粘土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和硬度较高的油藏,在采用化学驱(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微乳状液驱、聚合物驱等)提高石油采收率时,为了保持驱油段塞的稳定性维持其在驱替过程中的最佳状态,通常是在注入化学剂段塞之前预光挤入碱水(或盐水)预冲洗油层.但是,这将拖长施工时间且花费昂贵.我们合成了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商业代号BPA),将其直接加入到化学体系中,对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质、相行为、溶液性质、配伍能力、渗流和驱油试验等系统试验研究表明,所得到的驱油体系性能优于传统使用的驱油体系;在不进行预冲洗的情况下,加入BPA的驱油体系配方可以得到较高的驱油效果.其作用机理是:(1)增加岩石粘上表面的Zeta电势(负值);(2)络合多价金属阳离子;(3)增强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在老君庙油田L油层进行的现场试验表明,在注入加有BPA的驱油剂之后,注入井的注入压力(保持们同注入量)下降14.4%~17.8%,其吸水率上升了270%,导流系数上升190%,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转换波勘探成本低,获取的地下信息量大。但由于转换波的传播路径不对称,入射波与反射波的速度不同,因此转换波资料的成像比纵波资料更复杂。为此,对转换波成像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转换波成像思路作了介绍。转换波成像方法可分为叠后偏移和叠前偏移成像两种,叠后偏移主要包括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动校正、转换波倾角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叠前时间偏移主要分为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和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两大类。分别对叠后偏移的4个主要处理步骤和叠前偏移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指出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是目前转换波资料处理的发展方向。新的转换波成像思路是,先对转换波资料进行转换,然后再成像,如非对称性校正法和纯横波成像法等,对这些新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转换波成像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即转换波成像配套技术的研究如静校正、去噪,以及能更好地适应不同观测系统的高保真、高分辨率的叠前成像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油水两维两相渗流基本方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改善亲油正韵律厚油层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油层顶部水平压裂、油层底部特高渗透层段封堵、生产井控制射孔和利用油层有利地质条件等。对这些措施提高无水采收率和后期采收率(注入2.5倍孔隙体积水时的采出程度)的程度作了数量上和力学上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这类油层开发效果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