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 流变曲线;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相似文献   
2.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1123~1423 K、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的条件下对2101双相不锈钢进行了热压缩实验,以研究热变形参数对其热加工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应变速率下,随温度升高,流变曲线由动态再结晶向动态回复转变。变形速率由0.001 s~(-1)增至0.01和0.1 s~(-1)提高了动态再结晶温度范围,而1和10 s~(-1)的较高应变速率不利于动态再结晶。在应变速率为0.001~0.1s~(-1)、变形温度为1253~1323 K时,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越小,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有利于等轴状再结晶组织形成。低应变速率下,变形温度升高使奥氏体再结晶晶粒长大,且Zener-Hollomon参数较大时,动态再结晶效果变差与Mn稳定奥氏体能力较Ni弱有关。基于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该不锈钢热变形激活能Q=464.49 k J/mol,略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并建立了峰值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合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应变曲线和显微组织,根据热加工图确定了最佳热加工区域为应变速率在0.001~0.1 s~(-1)、变形温度为1220~1350 K,该区域功率耗散系数处于0.40~0.47的较高值,发生了明显奥氏体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大型球磨机衬板用铬钼合金耐磨钢,并对该铬钼合金钢进行了磨料磨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铬钼合金钢硬度为54.2HRC,冲击韧性达到32.8 J/cm2,得到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SEM检测表明,在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约为1μm)的碳化物颗粒,颗粒中含有Mo、V、Cr、Mn多种合金元素,对提高该铬钼合金钢的耐磨性有重要作用,同种环境下耐磨性为高锰钢的3.75倍。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两种Ti/C原子比为0.5的钛微合金钢,研究了Mo对钛微合金钢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添加,提高了钛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降低了奥氏体均匀化温度,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提高了奥氏体晶界和晶内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大型渣缓冷项目的逐步推广,对渣选矿缓冷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文章对比了两种缓冷配置方案,讨论了渣包车与渣包配合使用的优势。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渣包车的特点,探讨说明国内各大渣选矿采购、应用渣包车的现状。根据渣包使用工况的分析和国内各渣选项目的选择,铸造渣包目前已获得较大应用市场。文章还提出根据产能先定渣包再配套选择渣包车的选型方案,并根据案例分析此方案之优点,进而保证项目的较优化收益。  相似文献   
6.
高氮低镍双相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局部腐蚀性能。同时,以低成本的锰、氮代替昂贵的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分析了锰、氮代镍的一些冶金学问题,并对目前国内外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的研究进展作了大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等研究了不同焊接热输入对超低Ni双相不锈钢热影响区(HAZ)耐蚀性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对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热输入后使热影响区的耐腐蚀元素Cr、Mo来不及向铁素体(δ)充分扩散,导致δ相点蚀当量值(PREN)低于奥氏体(γ)相。在热输入为8.48~25.42 kJ/cm的范围内,热影响区中因魏氏奥氏体(WA)出现以及δ相中Cr2N析出,降低了其耐点蚀性能,点蚀主要集中在δ相上。热输入为29.35 kJ/cm时冷却速率降低,导致热影响区中WA以及δ相中Cr2N减少,获得了最大点蚀电位Eb,为0.26 V。热影响区中晶内奥氏体(IGA)和晶界奥氏体(GBA)含量的增加和粗化,降低了γ/δ两相界面数量并覆盖了部分δ/δ晶界,使热影响区获得最小晶间敏感值Ra,为58.3%,具有较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黄敏  曹建春  周晓龙  杨银辉  陈伟  李丹 《材料导报》2014,28(20):106-110
研究了3种含铌钢筋在不同均热温度下奥氏体晶粒长大和铌的固溶规律,建立了3种钢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结果表明:铌能够有效地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提高奥氏体的粗化温度。铌含量为0.014%时,奥氏体粗化温度约为1200℃,最佳均热温度约为1170℃。铌含量在0.027%和0.036%时,奥氏体晶粒的粗化温度约为1250℃,最佳均热温度约为1230℃。奥氏体晶界处有少量未溶的碳化铌颗粒,其数量随着加热温度升高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曹鑫  李权  杨银辉 《金属热处理》2021,46(12):40-45
为探索30Cr16Mo1VN钢最佳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冲击、拉伸试验机、洛氏硬度计、OM、SEM、XRD、TEM研究了淬、回火温度对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最佳的淬火温度为1050 ℃,淬火后存在少量M23C6碳化物和M2N氮化物阻碍晶界迁移,其平均晶粒尺寸为14.1 μm,而大部分碳/氮化物固溶进基体中,导致Ms点降低,残留奥氏体含量增至59.2%。经-73 ℃冷处理后,大量残留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硬度提高至57 HRC。该钢300 ℃回火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抗拉强度达2030 MPa,断面收缩率为10.0%。回火后基体发生回复,位错密度降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基体上析出细小弥散的球状碳化物阻碍位错运动产生二次硬化,450 ℃回火时出现硬度峰值。回火温度低于500 ℃时,该钢的硬度值皆大于55 HRC,具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1123~1423 K、0.1~10 s-1条件下对18.7Cr-1.0Ni-5.8Mn-0.2N节Ni型双相不锈钢进行70%大变形量热压缩研究。利用OM、SEM和EBSD分析热变形组织。结果表明,铁素体动态再结晶(DRX)主要发生在1123 K较低变形温度,随应变速率增大,晶粒细化程度增加,晶粒不均匀程度减小。应变速率对铁素体DRX影响较大,而奥氏体DRX对变形温度更加敏感。在1223 K、10 s-1条件下,铁素体相发生了以小角度晶界(LAGB)向大角度晶界(HAGB)转变的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而在1323 K、0.1 s-1条件下,奥氏体相以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为主。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升高温度易诱发DDRX,而在高应变速率条件下易发生CDRX。在高温低应变条件下,奥氏体相晶粒取向主要为(001)和(111)再结晶织构,而铁素体相在(001)和(111)织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拟合获得临界应力(应变)并确定了其与峰值应力(应变)的关系。随着应变增加,热加工失稳区缩小,且稳定区逐渐向高温高应变速率方向移动,1323~1423 K、0.01~6.05 s-1的热参数条件最适合热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