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工业技术   13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装配线和巡回式装配线在实际生产中的局限性,提出步进巡回式装配线的概念,并对其状态转移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状态转移进行描述;基于Witness离散系统仿真软件平台,建立传统装配线和步进巡回式装配线的仿真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模型的仿真运行,并根据仿真数据在生产效率、生产平顺性及生产均衡性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步进巡回式装配线的最优运行规律,为实际应用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水泥企业的一线原料立磨磨辊轴承进行油液监测,发现其磨辊轴承润滑油的黏度、磨损金属元素等指标严重超标,此外还在油中发现大量钢、铜合金磨损颗粒,而且部分钢质磨粒表面伴有明显的高温氧化痕迹,这表明轴承已出现润滑不良。通过对油液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明了故障产生的原因,为现场处理故障问题和提高设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建议,从而保证了轴承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3.
4.
“科技进步一小步,人类进步一大步”,体温计也历经了漫长的完善与演进的过程体温计古已有之。自16世纪伽利略发明第一支体温计之后,人类经过了300年才设计出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体温计——奥尔伯特在1867年设计了一个能快速而准确测量体温、长度只有约15厘米的体温计。艾尔伯特之前的体温计,无论是外形还是使用效果都不太让人满意。德国教授文德利希在1868年出版的《疾病与体温》一书中记载了2.5万例病人的体温变化,而他所使用的体温计的大小是奥尔伯特体温计的两倍,每次要花20分钟的时间来记录体温……  相似文献   
5.
6.
通过短切碳纤维(CF)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共混改性制得一系列不同CF质量分数(含量)、不同方法处理CF的碳纤维/TPU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CF质量分数和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碳纤维/TPU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物理机械性能、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F质量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压缩模量逐渐提高,当CF质量分数为25%时,拉伸强度出现最大值。热性能和动态性能也均以CF质量分数为25%时最佳。各种表面处理中以胺基硅烷KH5501处理CF对CF/TPU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改善效果明显;而TCA-K44和浓硝酸氧化刻蚀CF/TPU复合材料则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弹性。SEM分析结果表明,TPU与CF间具有很好的粘接。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同时加热淬火方式和连续加热淬火方式对45钢锻件车轮进行感应淬火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加热淬火方式(感应器与工件间隙6 mm、输出功率为339 kW、频率为6.3 kHz),用清水进行喷淋冷却,然后对其进行230℃×2 h炉中回火处理后,车轮外表面踏面及倒圆角区域的表面硬度为509~599 HV0.2(50~55 HRC)、淬硬层深度为3.4~4.7 mm、显微组织级别为5~7级,均能达到其技术要求,并在工业化试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湘涵  弯艳玲  楚顺顺  许金凯  吴庆堂 《表面技术》2023,52(9):351-357, 407
目的 探究出能使液滴移动距离达到最大的复合表面制备手段,以及液滴在其表面的移动机理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在H62黄铜表面制备四棱锥结构构建结构梯度,并通过化学刻蚀在四棱锥表面制备润湿梯度,从而形成复合梯度结构。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速摄像机观察复合表面的微观结构与试件表面液滴的移动过程。结果 复合结构表面不仅具有不对称几何形状引起的拉普拉斯压力,其上的液滴还会受到不平衡表面张力的作用。润湿梯度提供的不平衡表面张力与结构梯度形成的拉普拉斯压力共同组成驱动合力,令液滴在相较单一梯度表面表现出更强的移动性能。对比分析侧面夹角等因素对液滴定向移动的影响规律后得出,经化学蚀刻后的复合表面,液滴移动距离提升明显,并且移动距离增加量与夹角β成正比。在结构梯度与润湿梯度的共同作用下,液滴在β=5°的试件表面上定向移动距离达到最大,最大移动距离Lmax=6.96 mm。结论 相较于单一梯度表面,复合型液滴定向移动表面可以获得最长的移动距离,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制备方法上,电火花线切割与化学刻蚀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动制备大批量液滴定向移动复合表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经营模式,集中论述了国有石油企业推进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经营模式优化工作的必要性,剖析了直营和加盟两种经营方式在管理方式、盈利模式、激励方式、采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总结归纳了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对于石油企业优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经营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刻瓷艺术创作根据瓷器釉面的颜色,雕刻刻使用的工具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其基本工艺分为四种,即点刻工艺、线刻工艺、面刻工艺和釉雕工艺。在创作实践中,点刻工艺、线刻工艺和面刻工艺常结合运用。如点刻、线刻工艺结合;点刻、面刻工艺结合;线刻、面刻工艺结合;点刻、线刻、面刻工艺结合等。因此,在创作中可根据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以及个人的喜好及擅长选择相应的工艺结合雕刻,以丰富刻瓷艺术作品的表现效果。本文以《孔子杏坛礼乐图》为例,谈谈瓷上点刻工艺和线刻工艺结合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