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石墨泡沫/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提出了一个立方单元模型。即6块中间开孔的板围成的立方体结构。此模型可通过改变板厚及连通孔直径表征复合材料不同孔隙度下的内部结构。首先根据热阻分析得到石墨泡沫/空气的等效导热系数,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立方单元模型的适用性。接着计算得出不同孔隙度下石墨泡沫/共晶盐的等效导热系数。最后分析了连通孔的直径对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发现随着孔隙度的增大,等效导热系数值呈下降趋势。固体石墨骨架对共晶盐的导热系数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连通孔直径的变化对整体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试验研究含面型缺陷弯头的极限承载能力,设计并进行了8个无缝弯头试样在内压和张开模式的平面内弯矩试验,对其中的无缺陷和有缺陷弯头记录了相应的压力—体积变化曲线、压力—裂纹嘴张开位移曲线、力—加载点位移曲线或力—裂纹嘴张开位移曲线,并对弯头截面的椭圆度和弯矩载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测试得到的曲线确定了这8个弯头试件的试验塑性极限载荷,并将试验结果与有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各种因素对聚己内酰胺中可萃取物含量的影响。聚己内酰胺切片中的可萃取物在前纺的熔融和纺丝过程中会变成气体蒸发出来,不仅造成熔体挤出成形时产生毛丝,妨碍成形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且恶化工作条件。影响切片中可萃取物的含量的因素有切片的粒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浴比(萃取水流量)和浓度梯度等。对影响聚己内酰胺切片中可萃取物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实际生产中增强纤维的机械强度、获得更高质量的纤维材料提供可行性经验。  相似文献   
4.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能比较精确地预测换热器壳侧稳态和非稳态流场,解释因流体流动而发生的诱导振动问题和由于温差而引起的热应力问题,这有助于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使换热器性能达到最优。介绍了国内外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场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复杂载荷下无缺陷弯管的塑性极限载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Von-Mises屈服准则,推导出内压和扭矩联合载荷以及内压、弯矩、扭矩联合载荷作用下弯管的塑性极限载荷方程式,经过简化后可得到任一单个载荷、两个或三个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载荷,有关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本文为充分挖掘弯管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研究有缺陷弯管塑性极限载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弯管塑性极限载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Von-Mises屈服准则,推导出内压和扭矩联合载荷以及内压、弯矩与扭矩联合载荷作用下弯管的塑性极限载荷方程,经过简化后可得到任一单个载荷、两个或3个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载荷.有关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为充分挖掘弯管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研究有缺陷弯管塑性极限载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管板上开有众多的不连续通孔,因而其应力分布、强度问题十分复杂,为了弄清管板的受力状态,给废热锅炉管板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在没有相应规范的情况下,本文对此新型废热锅炉的管板建立了试验模型,并进行了应力测定,实测结果和有限元计算值基本上接近。  相似文献   
8.
热管空气预热器CAD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管空气预热器设计繁琐的特点,采用由计算机完成设计的CAD软件,同时介绍它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改造以后课程体系的变化,指出了改革的关键问题,并对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杆式支撑换热器壳程性能数值分析及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杆式支撑换热器壳程的流体流动和传热性能,指出了杆式支撑换热器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的缺陷,并探讨了几种复合强化传热方法。为杆武支撑换热器的结构完善和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