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58篇
  免费   2308篇
  国内免费   1729篇
工业技术   4719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786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860篇
  2019年   1202篇
  2018年   1181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850篇
  2014年   2183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787篇
  2011年   1938篇
  2010年   1787篇
  2009年   1903篇
  2008年   1754篇
  2007年   2100篇
  2006年   1997篇
  2005年   1855篇
  2004年   1720篇
  2003年   1540篇
  2002年   1275篇
  2001年   1211篇
  2000年   1391篇
  1999年   1410篇
  1998年   1278篇
  1997年   1253篇
  1996年   1262篇
  1995年   1153篇
  1994年   1053篇
  1993年   964篇
  1992年   971篇
  1991年   960篇
  1990年   893篇
  1989年   708篇
  1988年   278篇
  1987年   264篇
  1986年   212篇
  1985年   223篇
  1984年   188篇
  1983年   169篇
  1982年   165篇
  1981年   143篇
  1980年   122篇
  1979年   67篇
  1978年   28篇
  1965年   16篇
  1958年   16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流域发生流域性或中游区域性洪水时,城陵矶地区防洪形势严峻。为缓解防洪压力,提出了溪洛渡、向家坝水库配合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优化方法,并模拟计算了多个防洪补偿控制水位方案。考虑三峡水库对城陵矶地区按不超警戒水位、不超保证水位的两种防洪调度目标,提出了基于两种调度目标转换临界水位(调度目标转换水位)的防洪调度优化方法,通过调度模拟试验定量分析了不同调度目标转换水位对城陵矶地区防洪补偿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下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和不增加三峡库区淹没风险的前提下,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可由单库运用下的155 m提升至联合调度运用下的158 m;在上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的配合下,调度目标转换水位可设置为150 m,从而减小中游地区应对中小洪水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具有粘度低、扩散系数大、密度大和溶解性较好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第四代核反应堆能量传递的首选材料。由于核反应堆的工作环境十分苛刻,超临界二氧化碳应用于核反应堆系统中易造成材料腐蚀,为确保核反应堆安全有效地运行,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介绍了核反应堆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合金材料腐蚀的机理,详细阐述了温度、压力、杂质和流速等因素对材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腐蚀行为的影响,针对目前的研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2ZnO·3B2O3·3H2O(ZB-233)应用于印刷电路板(PCBs)阻燃使氯质量分数偏高导致电子器件发生腐蚀、漏电等问题,采用电渗析技术脱除氯并对实验因素进行探究与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电压为23 V、料浆质量分数为10%、电极液Na2SO4和NaNO3浓度为0.03 mol/L;离子交换膜为亚斯通标准阴阳离子交换膜。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氯的脱除率可达87%,能耗为0.029 1 kW·h/kg,最终得到的低氯ZB-233产品可满足PCBs氯质量分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物转化过程具有条件温和、过程绿色、产品高值等优势,是未来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塑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已作为基础材料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海量剧增的废弃塑料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由于废弃塑料组分复杂、降解能垒高、胁迫因子多、回收经济性差,单一的生物技术尚无法对其进行即时处理,因此,基于学科交叉与过程集成,综合利用多种废塑料回收技术,建立多元化、个性化、交叉化的塑料回收新路线成为提升我国废弃塑料资源回收与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综述了目前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以及生物-信息等技术交叉在塑料废弃物回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性地分析了学科交叉研究中存在的瓶颈,探讨了未来亟需攻克的技术难点,以期为废塑料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泥页岩发育,针对其内部富集的页岩型页岩油尚未取得勘探进展,仅在少量直井的试油阶段突破出油关,但试采效果整体较差。系统梳理了长7段3亚段(长73亚段)泥页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储层特征,优选页岩型页岩油的富集有利参数,明确了其成藏条件、勘探方向及潜力。相较于暗色泥岩,长73亚段的黑色页岩表现为多类型纹层频繁发育、有机质丰度高、生油母质类型好、主生烃期早、含油率高的特征,是页岩型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岩性。受水平页理缝和陆源长英质、凝灰质等相对高孔高渗纹层的复合影响,黑色页岩的水平渗透率普遍高于垂直渗透率。长73亚段泥页岩的储集空间以刚性矿物支撑的粒间孔、粒内溶蚀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及黄铁矿晶间孔为主,页理缝和超压微裂缝较发育。"有机质+陆源长英质纹层"、"有机质+凝灰质纹层"二元纹层组合与页理缝构成的复合单元对页岩油赋存最为有利。总有机碳(TOC)含量为4%~14%、镜质体反射率Ro>0.8%、页理及纹层发育、脆性矿物含量高的长英质黑色页岩是长73亚段页岩型页岩油的有利勘探目标,黑色页岩厚度相对较大、有机质丰度适中的马岭—华池深洼区是页岩型页岩油勘探的Ⅰ类有利区。鄂尔多斯盆地长73亚段页岩型页岩油资源丰富,有望成为盆地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的现实性重大战略接替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配电终端的运行能力以及快速可靠的故障处理能力,配电终端逐渐由单核处理器发展为多核处理器,由此带来了多核处理器之间数据通信的需求。本文基于物联网协议MQTT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多核处理器核间通信技术,将共享内存封装成MQTT交互协议格式,保证各核数据的独立、互斥与共享,从而实现多核处理器各内核间简易可靠的数据通信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MYC-C7Z015芯片进行配电终端硬件设计,并研究MYC-C7Z015芯片核间的数据通信方式,提升了配电终端的数据容量及运行能力。通过核间通信时延测试、通信极限测试,配电终端功能测试,验证了基于MQTT的配电终端核间通信的性能,简化了核间应用层通信代码设计,提升了配电终端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有限元技术,生成沥青混合料非均质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沥青混合料各组分对其抗车辙能力的影响,从沥青混合料细观角度研究其永久变形规律,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和车辙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非均质有限元模型可对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进行预测;在各温度条件下提高集料的模量不能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增加速率随着沥青砂模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选用密级配的集料级配在软化点以上时可以较好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低于软化点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化对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利用城市冠层模型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河南省2021年“7·20”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对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耦合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出区域极端降水的强度和落区,与实测降水的空间分布更为接近,耦合模拟得到的平均降水量比未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模拟结果高12.1 mm;人工耗水改变了区域的水热耦合平衡,促进了城市区域对流性降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在悬浇时差下连续刚构桥合拢误差消除方案的单一性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节段标高进行顺接来消除合拢误差这一方案。由于竖向压重强制合拢和通过调整节段标高进行顺接来合拢这两种方案与原设计正常合拢程序不一致,属于非正常合拢,因此会导致成桥后结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成桥的线型发生变化。这里归纳了作者掌握的资料,结合作者近期研究成果,采用迈达斯建模对比分析了竖向压重强制合拢和通过调整节段标高两种方案对成桥线型和结构应力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理想状态相比较,调整节段标高方案对成桥跨中线型影响相对较大,强制合拢方案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成桥结构应力方面,调整节段标高方案的影响较小,而强制合拢方案的影响较大;无论是线型还是结构应力,强制合拢方案对边跨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调整节段标高方案对边跨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高空作业平台折臂结构稳定性分析的传统方法侧重于对硬件设备的物理机构分析,忽视了作业数据的运算分析。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式确定高空作业平台折臂结构动作技术参数,应用位移函数、约束力函数、速度函数、角度函数、力学函数、数据单元函数等完成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首先对高空作业平台的折臂组成结构以及力学参数进行确定,然后针对折臂结构、稳定性以及力学特征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高空作业平台折臂结构稳定性ANSYS分析能够更有效地获取折臂结构0s-5s、5s-10s、10s-15s工作时间范围内的参数与轨迹等信息,证明了ANSYS方法能够精准分析高空作业平台折臂结构的相关性能,为开展动态力学、结构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