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通过对苍山铁矿井下开采条件变化情况和井巷结构特点分析,采用通风网路、多机站优化设计技术等对通风系统主要井巷和作业中段风量分配、机站设置及风机优选、通风构筑物设置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通风系统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了模拟解算,预测了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采用工控计算机、Ethernet通讯控制柜、远程I/O控制柜、网络摄像机和Ethernet、RS-485通讯网络为核心远程集中监控技术,对苍山铁矿全矿3个机站共6台风机进行了远程集中监控,并对3个机站的4个回风巷道风量参数进行监测,对风机采集实时视频数据,解决了井下通风系统风机控制和管理的难题,对矿井的节能降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风监控通讯网络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讯网络组接,有利于数字化矿山生产的科学集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3.
司家营铁矿三期2 000万t/a工程为国内在建的最大的特大型地下矿山,通过采用多级机站通风优化、机站优化及计算机网络解算等综合技术,解决了特大型地下矿山矿井总风量偏小、系统风量分配不合理、通风工程欠缺、机站设置及风机选型不合理等设计方案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司家营铁矿三期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矿井巷道风流能量方程进行分析,根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应用数学的基本手段,推导出矿井巷道风流温、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应用Visual Basic编程技术编制了巷道温湿度计算管理程序,并已成功地应用于某金矿的巷道风流温、湿度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风表校准方式需多次手动调节风量、操作复杂、人工读数与绘图费时费力且校准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校准多风表的风洞检测试验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及检测试验原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风流稳定,可自动调节风量,操作简单,可1次校准多个风表,校准精度高,并能对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存储、处理,适合于低、中、高3档多风表自动校准。  相似文献   
6.
荷电水雾振弦除尘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技术是将液滴荷电技术与振弦栅除尘技术相结合 ,以获得较高的除尘效率 ,特别是对微细粉尘的高效捕集。其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费用低 ,是一种高效除尘技术。通过对环形电极的水雾荷电规律以及不同风速条件下水雾荷电前与荷电后的除尘效率的试验研究表明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可达99 5 %  相似文献   
7.
梅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压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梅山铁矿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的测定结果,对二期系统的优化方案进行了网络解算,分析了整个通风系统的压力分布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技术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是一种对微细粉尘有较高的除尘效率的新型高效除尘技术。水雾经过电晕荷电或感应荷电后,利用振弦栅的声能效果使水雾和粉尘进行碰撞、截留、扩散等,加强了对微细粉尘的收集。在阐述水雾荷电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水雾捕尘和湿式振弦栅除尘技术的机理,总结出影响振弦栅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振弦栅的材料、振动频率、过流风速及层数等,为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以煤炭为最大能源原料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动力煤期货的上市对现货市场将产生影响;影响我国动力货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动力煤价格变化、动力煤下游电厂消费量、主要铁路运输干线(大秦线)运量等方面。通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就动力煤期货上市后的发展状况,按照动力煤现货市场价格变化与期现货价格的互动关系,探讨动力煤期货对煤炭现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力煤期货的推出为动力煤产业链主要涉及的行业提供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铝用渣浆泵过流部件失效原因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渣浆泵过流部件磨损失效原因的分析,得出了过流部件磨损失效的几种因素及磨损的机理,并提出了水力设计方面及材质方面的改进意见,特别是对村质的硬度,韧性和铆钉上组织方面为现场工作者对泵过流部件失效原因的认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为泵设计制造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