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层气井径扩大不仅影响固井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排采.以煤体变形程度不一的焦作煤田恩村井田为例,根据煤岩典型测井响应曲线,以0.5m煤层厚度为间隔采集测井曲线值,结合钻井取芯,划分出I类、Ⅱ类煤和Ⅲ-Ⅳ类煤的厚度,进而划分出煤体结构组合,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煤体结构组合与井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煤体结构以I类和Ⅱ类煤为主时,井径变化率较小,扩径较小;当4类煤体结构均含有,所占比例相当时,煤层稳定性较差,井径扩径较大,井径变化率较复杂;煤体结构以Ⅲ-Ⅳ类为主时,井径扩径严重,此类煤体结构组合对井身质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重复水力压裂选井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重复水力压裂选井事故树模型;根据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事故树模型,建立了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选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沁水盆地东南樊庄区块部分产气效果不好的煤层气井能否对二次压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为现场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选井提供理论依据,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煤与瓦斯突出一直是威胁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大地质灾害之一。论文从分析突出的因素出发,归结出煤与瓦斯突出的事故模型与问题特征,然后从工具选择、主系统开发、辅助系统开发等方面,具体讨论了专家系统原型的开发与实现过程。另外,文中提出的专家系统外挂模块松散结构体系的设计思想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5.
基于煤层渗透率变化对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重要性,研究了煤中矿物质与CO2反应引起的煤层渗透率随时间变化以及渗透率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煤体渗透率随CO2注入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渗透率变化量最大值出现在注入CO2后的1.75个月左右;煤储层中注入CO2对原始渗透率较低或较高的煤层改善效果都不理想,而对中等原始渗透率(0.303 6~3.099 0)×10-3μm2的煤层改善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分析渗透率与孔隙度随时间的关系,建立了R-R型、I-R型、I-I型3种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模型,其中,I-I型对煤层气开发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鹤壁六矿二_1煤层的相对厚煤带(大于8m)与相对薄煤带(小于8m)呈相同排列,且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并显示出由北东向南西煤层厚度呈造减的趋势。在影响二_1煤层厚度变化的诸因素中,聚煤环境、聚煤古构造是普遍的、主要的,而河流冲刷、后期构造的影响则是局部的、次要的,由于煤厚变化而影响了六矿回采率、采掘部署、矿井正规化循环作业、工作面的划分等,故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采掘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张文勇  倪小明  王延斌 《煤炭学报》2015,40(5):1087-1092
以晋城矿区寺河井田为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得出煤中矿物成分和充填方式;基于煤储层几何模型结合渗流理论,构建了煤体原始渗透率和矿物溶解后渗透率变化的数学模型;在对寺河矿孔径分布、不同矿物溶解度测试基础上,探讨了注CO2后与煤中不同矿物反应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中矿物主要为黏土和碳酸盐矿物;煤中矿物主要以薄膜状附着和完全或半充填于煤层裂隙2种充填方式存在;不同矿物溶解、沉淀时间差异性导致注CO2后煤储层渗透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矿物含量相同条件下,在大孔径孔裂隙中附着或充填的矿物含量越高,矿物溶解后煤储层渗透率增加越多。煤层注CO2后煤层渗透率变化实验测试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华龙一号”12PC2-6B型应急柴油发电机组(emergency diesel generator,EDG)因重量大、体积大导致运输和现场安装均受到限制等问题,采用分体式运输方式,现场进行复装,并首次以树脂浇注的方式进行机组的安装。通过优化安装方案,国内首台12PC2-6B型EDG顺利完成安装,满足预期目标要求,为类似安装方案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井下抽采”与“地面钻采”是煤层气开采的两种方式。如何将“地面钻采+井下抽采”有机结合,是解决能源矛盾、消除安全隐患的根本问题。在分析两种开采模式差异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事故树+多层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其影响因素分析评判,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矿井的煤层气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