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5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对XHIT型中孔煤质炭构建的生物增强活性炭中试(处理体积流量1.0 m~3/h)净水效能、饱和炭(S-XHIT)特性、热再生条件及再生炭(TR-XHIT)回用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HIT累计可处理水量和COD_(Mn)总量分别为96.06 m~3/kg(562 d)和121.0 mg/g。S-XHIT表面生物量达到44.52 mmol/g,比表面积(S_(BET))、总孔容(V_T)和中孔容(V_(me))的降低率分别为33.90%、54.77%和59.85%。热解失量和响应曲面实验表明,热再生优化炭化和活化温度分别为600℃(15 min)和820℃(120 min),该条件下TR-XHIT的失量率为10.77%;S_(BET)、V_T和V_(mes)分别达到1 018 m~2/g、0.885 6 cm~3/g和0.532 6 cm~3/g。基于RT-XHIT构建的BEAC中试工艺体系累计可处理水量和有机污染物总量分别为65.18 m~3/kg(404 d)和91.75 mg/kg。  相似文献   
2.
3.
EGSB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厌氧颗粒污泥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机械强度、二价金属含量、胞外聚合物含量等,探讨了EGSB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颗粒污泥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中药废水COD浓度为2000~5000 mg·L-1、HRT为12 h、T为30℃的条件下,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在500~1000μm之间,完整系数(integrity coefficient,IC)小于20,颗粒污泥EPS总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分别为85.59、63.67和21.92 mg·(g VSS)-1,此时颗粒污泥絮凝性良好,机械强度高。当HRT减少为6 h时,IC为30.03,蛋白与多糖的比值增大到6.86,但多糖含量仅为18.11 mg·(g VSS)-1;而当T降低为20℃时,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在250~750μm之间,IC增大到32.11,Ca2+、Mg2+、Mn2+含量减少为20.78、4.79和0.94 mg·L-1,颗粒污泥EPS显著降低,其总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仅为69.04、58.87和10.17mg·(g VSS)-1,在此运行条件下,出现了颗粒污泥的解体、流失,同时出水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4.
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研究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效能。考察氯氮质量比、紫外辐射时间和pH值3个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的影响,采用二阶方程进行数学模拟,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外/氯耦合技术能有效去除氨氮,三因素均对氨氮的去除影响显著,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存在。数学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R2=0.992),模型回归性好。满足饮用水氨氮出水要求(0.5 mg·L?1)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氯氮质量比4.00,紫外辐射时间6.00 min和pH值7.5。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仅为0.64%,响应面拟合方程可用于氨氮去除率的预测和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紫外/氯耦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方法,具有投药量小、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EGSB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厌氧颗粒污泥特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机械强度、二价金属含量、胞外聚合物含量等,探讨了EGSB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颗粒污泥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中药废水COD浓度为2000~5000 mg·L-1、HRT为12 h、T为30℃的条件下,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在500~1000 μm之间,完整系数(integrity coefficient,IC)小于20,颗粒污泥EPS总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分别为85.59、63.67和21.92 mg·(g VSS)-1,此时颗粒污泥絮凝性良好,机械强度高。当HRT减少为6 h时,IC为30.03,蛋白与多糖的比值增大到6.86,但多糖含量仅为18.11 mg·(g VSS)-1;而当T降低为20℃时,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在250~750 μm之间,IC增大到32.11,Ca2+、Mg2+、Mn2+含量减少 为20.78、4.79和0.94 mg·L-1,颗粒污泥EPS显著降低,其总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仅为69.04、58.87和10.17 mg·(g VSS)-1,在此运行条件下,出现了颗粒污泥的解体、流失,同时出水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饮用水中嗅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太湖B支流水体发臭现象严重、采用常规工艺处理很难去除嗅味物质的情况,通过试验考察了单独投加高锰酸钾、单独投加粉末活性炭以及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三种方法对嗅味的去除效果。静态及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工艺的除嗅效果最好,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5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40mg/L时,沉后水的嗅阈值仅为5,去除率达到了98.8%,并且可节省粉末活性炭投量约20%。此外,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藻类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投加粉末活性炭去除原水中的嗅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水质突变时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对嗅味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嗅阈值为90时,40mg/L的粉末活性炭投量可保证出水无异味;将PAC投加在絮凝中段时的除嗅率比投加在混凝前平均高4%;将粉末炭水混合液以小孔射流的方式投加到水中可减少活性炭颗粒之间的相互黏结,有利于提高其表面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筛选分离技术,从微污染水源水中分离出8株优势菌种,经过反复驯化培养,形成具有高效生物降解能力的高活性菌群.利用高活性菌群,采用人工循环固定方式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其进行长期运行效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各类有机物,处理效能显著高于常规工艺和臭氧化工艺.原水经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后,出水浊度稳定在0.2 NTU以下,对CODMn、UV254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5%,57.4%和40.2%.  相似文献   
9.
以单一磷酸盐为磷源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外加酸或碱来调整pH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考虑到复合磷酸盐的缓冲作用,提出以PO34-、HPO24-复合并适当匹配作为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磷源,同时起到调整pH的作用.镁盐和复合磷酸盐的投加对去除废水中氨氮是可行的,在进水氨氮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探讨了复合磷酸盐配比、镁盐和复合磷酸盐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磷酸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HPO24-有利于NH+4-N的去除,但出水中残余磷浓度偏高;增加PO34-,对降低出水中的磷有利,但出水中的NH+4-N偏高;在HPO24-和PO34-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条件下,NH+4-N由原来的200mg/L降到39.14 mg/L,而出水中的磷酸盐浓度为5.14 mg/L.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水下隧道非饱和混凝土中水分运移的理论模型;实验获得了混凝土孔隙率、初始饱和度、饱和水力传导系数和混凝土等温吸附曲线等基本参数,通过室内加压渗流实验得到了水分运移深度随加压时间、水压、初始饱和度和水胶比的变化规律;采用TOUGH2软件数值模拟了水分等温水平运移中流速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水下隧道混凝土中水分受外水压力和毛细吸力共同驱动;外水压力越大、初始饱和度越小,水分运移速度越快、水分运移深度越大;随着饱和度提高水分润湿锋面前移,混凝土内完全饱和区域逐渐扩大,压力差逐渐取代毛细吸力成为水分运移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