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工业技术   95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本文通过分析装置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试验系统,采用10 kV电源经有载调压器作为试验主电源;通过多组变压器变换满足多种电压等级的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试验需求;设计陪试无功补偿装置与被试品进行互补的工作原理,在达到对试品进行试验考核的同时降低了试验对电网的冲击及实验室进线电源的需求.通过试验验证,该试验系统具有SVC及SVG运行性能的考核能力.  相似文献   
2.
发酵水产食品风味形成机制复杂,制备和发酵过程中的原料、所用发酵剂以及设备和加工工艺中的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导致形成的风味成分种类多样,从单一层面对不同发酵水产食品风味成分解析较为困难。近年来,通过利用对不同层面准确解析的组学技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转录翻译及相互作用,并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可用于明确特征风味成分,揭示风味形成机制。因此,多组学技术可以用于动态检测发酵过程中水产品风味成分变化并解析风味形成机制、构建风味化合物代谢网络,探究风味相关微生物及酶作用关系。本文综述水产品发酵中风味形成的主要代谢途径、多组学技术应用于解析水产品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的研究进展,以及多组学技术在发酵水产品风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为适应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求,配电通信网中的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将具备实现泛在可靠接入的能力,针对传统WSN采用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传输数据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路径损耗和能量损耗的WSN路由部署算法.首先在各个区域与配电网故障检测主站之间采用光纤网络或无线网络来进行传送数据,在区域内部署WSN进行数据传输,然后计算数据传输的路径损耗和能量损耗,最后通过计算计及路径和能量损耗权重的综合值,实现最佳可靠传输路径的选择.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提高配电线路故障检测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可有效提高能量效率与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5.
6.
7.
冻土的蠕变特性与所受应力水平及蠕变应变有关,在高应力水平下会表现出加速蠕变特性。本文在分数阶的非线性黏壶基础上提出了可以描述加速蠕变特性的应力-应变双控元件。传统Nishihara模型难以描述加速蠕变,通过将Nishihara模型中的黏弹性体替换为分数阶的Abel黏壶,将黏塑性体替换为提出的应力-应变双控元件,得到了冻土的一维蠕变本构模型,并将其推广到三维应力状态。提出的模型对冻土的单轴和三轴蠕变试验数据进行了预测分析,和传统Nishihara模型相比,该模型只增加了一个参数,不仅能够反映冻土在低应力水平下冻土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特性,而且还可以较好地反映冻土在高应力水平下加速蠕变规律。说明了该模型对于描述冻土在不同应力条件下不同蠕变状态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新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结合常见水工混凝土结构物的结构特征,采用结构测试、损伤评估等理论,建立了结构健康监测体系,对新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水工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解决水工结构监测系统实际应用存在的基本构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以C40高扬程泵送机制砂混凝土为对象,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为0.37、粉煤灰掺量为25%、砂率为42%时,配制的机制砂混凝土具有最优的工作性,28 d抗压强度达到52.8 MPa,电通量为964 C,符合设计要求。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取样测试,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泵送前的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在5 s以内,泵送后的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在5~10 s,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