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介电弹性体发电机发电量与其拉伸变形的关系,采用单轴、纯剪切与双轴3种拉伸模式进行介电弹性体发电机发电性能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介电弹性体发电机在3种拉伸模式下电压、电容、电极涂覆面积与拉伸率的关系,实验研究了3种拉伸模式下介电弹性体发电机输出电压、实际产生电能、拉力与其变形量的关系及介电弹性体的破裂极限。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双轴拉伸模式下介电弹性体的破裂极限最大,在面积变换率大于4倍时电能出现大幅度提升,可实现介电弹性体的能量密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为设计叶形更为合理、性能更优的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提出了基于椭圆的扁平循环圆设计方法。提出了全新的扁平率定义,使扁平率的变化能够反应循环圆整体形状的变化。在分析环量分配规律对变矩器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的等环量分配叶片法,针对不同叶轮采用不同的二次函数环量分配规律进行叶片设计,得到了叶形更为合理的扁平变矩器叶片。将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设计的扁平变矩器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大步距高精度精密位移机构,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材料在驱动原理和使用方法上的相似性,提出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与压电叠堆组成的混合驱动精密位移机构,介绍了机构运动原理及控制方式,制作了试验样机.测试表明,所研制的混合精密位移机构能实现双向可控运动,单步前进最大位移可达20μm,调节驱动电压可控制单步位移量,能满足大步距、高精度的驱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E-ACE材料膜型驱动器驱动特性的规律,根据驱动规律研制了一种膜型驱动器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基于E-ACE材料膜型驱动器驱动特性的主要因素,重点对薄膜预拉伸和驱动电压两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薄膜预拉伸和驱动电压对膜型驱动器的驱动特性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对膜型驱动器而言,要...  相似文献   
5.
压电弯曲元件的长度对其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电弯曲元件,作为新型压电泵的电一机械转换器.该元件为3层结构,上下两层为压电陶瓷材料PZT-5H,中间弹性层为铍青铜.利用激光测试仪LC-2400A及LV-1610对压电弯曲元件的输出位移、位移滞环、蠕变量及基频等特性进行测量,对压电弯曲元件的长度尺寸与其静、动态特性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压电弯曲元件的长度尺寸对其静动态特性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模具分模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妆近锥的概念,探讨了确定开模方向的问题。根据开模方向,结合 边界描述确定零件上的分模线,进而对分模面进行设计。得出了在模具CAD/CAM过程玢模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BP网络在优化机械加工参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复映现象使加工参数的选择主要依靠工人的经验,为此,利用BP网的任意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学习人的经验,实现机械加工参数的优化选择。分析了机械加工中误差复映问题的特点,利用改进后的BP网络算法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逼近误差复映系数与工件材料硬度、进给量等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训练成熟的网络输入加工前毛坯误差、工件材料硬度等,可以输出满足加工要求的加工次数和各次的加工量。通过实例说明了采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率改进后的BP算法收敛快,且不易限入局部极小值。在分析误差复映问题模型和比较不同网络结构的训练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BP网络结构。通过在MATLAB中对网络的测试结果,验证了用BP网络实现优化机械加工参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磨削智能预测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智能预测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各磨削阶段的特点,在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优化控制策略:粗磨阶段,采用在烧伤极限内大进给和变速磨削优化策略;精磨阶段,采用由神经网络预测、模糊逻辑控制的工件尺寸智能优化方法;光磨阶段,采用工件表面粗糙度模糊神经网络预测辨识控制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提供各阶段初始磨削加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外圆磨削加工中适应性强,可极大地提高磨削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表面粗糙度模糊神经网络在线辨识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零件加工中表面粗糙度在线检测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在线辨识方法,并以外圆纵向磨削为例,建立表面粗糙度模糊神经网络在线辨识模型.首先研究前人建立的外圆纵向磨削零件表面粗糙度理论公式及经验公式,得出加工中的工件速度、砂轮速度、磨削深度和纵向进给量对零件表面粗糙度有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以在线测得的加工中工件与砂轮的速度比、磨削深度和纵向进给量作为零件表面粗糙度辨识模型的输入.由于加工过程极其复杂,无法建立加工中零件表面粗糙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精确数学模型,故将模糊神经网络引入建模过程中.同时,由于加工中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对数与加工参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故模型中采用了T-S型模糊推理.此模型应用于实际磨削加工中,建模型精度可达97%,这进一步证明此在线辨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王玉华  朱喜林  孙颖  吴瑞芝  李林 《微特电机》2007,35(6):51-52,60
传统的PID调节器整定要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的数学模型。直线感应电动机精确的动态数学模型很难建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直线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方法。用模糊控制器代替VVVF矢量控制系统的PID转矩调节器和PID磁链调节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基于矢量控制的VVVF交流传动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还大大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