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硫酸改性后的硅藻土为载体,Keggin结构磷钨酸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H3PW12O40/改性硅藻土,并对催化剂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N2-程序升温脱附(N2-TPD)表征。结果表明:酸改性后硅藻土的微孔增大增多,比表面积增大。H3PW12O40均匀分布在改性硅藻土载体上,负载后磷钨酸仍保持Keggin结构。以H3PW12O40/改性硅藻土为催化剂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优化工艺条件。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即w(40%H3PW12O40/改性硅藻土)=1.1%(基于反应物质量),n(酸)∶n(醇)=1∶3,125℃反应2.0h,酯化率高达98.1%。催化剂重复催化使用5次,酯化率仍可达86.1%。H3PW12O40/改性硅藻土可作为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高效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用量少、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后处理简便、无废液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以对甲苯磺酸为活性组分,硅藻土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出硅藻土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p-CH_3C_6H_4SO_3H/硅藻土),对催化剂进行FT-IR、XRD、EDS、SEM表征。以p-CH_3C_6H_4SO_3H/硅藻土为催化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负载对甲苯磺酸可作为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有效催化剂。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即对甲苯磺酸负载量为20%(占硅藻土的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1%,醇酸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2.5 h,酯化率可达97.2%。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酯化率仍保持为84.5%。与传统浓硫酸催化酯化工艺相比,此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重复使用性能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热管内表面微沟槽拉削成形方法,利用多齿拉刀在铜管内表面的挤压作用加工出具有连续翅结构的微沟槽,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微沟槽热管的启动性能、等温性能以及不同倾角下传热功率.结果表明:拉削成形微沟槽热管在约(15~20)s内实现启动,具有快速热响应能力;热管还具有良好的等温性能,蒸发段和冷凝段的温差较小;热管内真空度对热管传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热管在重力辅助条件下传热功率最大,水平放置时次之,反重力状态下传热功率最差.  相似文献   
4.
水蜜桃动态松弛特性与模型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德志  卢立新 《包装工程》2005,26(6):12-13,21
果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重复载荷作用会出现软化现象,产生累积损伤.研究果品的动态松弛特性对揭示果品损伤规律和进行合理的缓冲包装至关重要.以水蜜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确定其压缩破坏临界变形量,并在临界变形量的范围内研究其峰值力松弛特性,建立水蜜桃动态松弛特性的三单元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模型表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N型ZnO热电材料的热压二次烧结工艺,与普通压制烧结相比,二次烧结工艺能降低压制压力及烧结温度,且可获得热电性能良好并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多孔块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周德志  樊华  陈浩 《广东化工》2010,37(12):30-32,26
以MgCl2.6H2O、CaCO3和Cr2O3为原料,在NaCl、KCl复合熔盐介质中合成了MgCr2O4粉体。通过热重-差示扫描热量计(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反应过程及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CaCO3、MgCl2.6H2O、Cr2O3原料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O,800℃热处理后MgO与Cr2O3反应生镁铬尖晶石;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镁铬尖晶石的生长及发育,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镁铬尖晶石晶体结晶程度增大,粉体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7.
以多黏芽孢杆菌P.Polymyxa(PA)和根瘤农杆菌A.tumefaciens(AT)为出发菌株,采用硫酸二乙酯(DES)对其进行诱变育种与浸矿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通过30和40 mg/L的DES处理出发菌株PA和AT,致死率分别为87%和85%,正突变率分别为10%和16%;筛选获得的两株突变菌PAM和ATM达到生长稳定期的时间分别比对应的出发菌株缩短了48和24 h,且具有更大的菌体密度以及产酸和产蛋白质与多糖的能力;浸出15 d,诱变菌株PAM和ATM从富钾砂页岩中释放的K2O量分别比对应的出发菌株提高了29.00%和21.28%,且达到浸出终点的时间分别提前了5和3 d;混合诱变菌株浸出的K2O的量比单一诱变菌株PAM和ATM浸出的K2O的量分别提高了22.78%和67.55%,且达到浸出终点的时间比出发菌株的提前了6 d;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混合诱变菌株对富钾砂页岩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在富钾页岩混合菌浸矿过程中,P·Polymyxa为浸矿优势菌种,诱变前后混合菌浸出15 d后,P.Polymyxa和A.tumefaciens的菌落个数比由最初的1:1分别变为7:1和18:1。  相似文献   
8.
石炭系是川东地区的主力产层,储量、特别是容积法储量是制定开发方案的基础。在储量计算的有关参数中,有效储层下限的确定直接影响有效储层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三个参数。研究发现,由于储集岩类型不同,其孔隙类型也就不同,孔喉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不同储集岩,有效储层应有不同的孔隙度下限。通过对川东地区七里峡、大天池、大池干井、高峰场、云安厂、福成寨等构造石炭系209个岩样的压汞资料分析研究,得出不同储集岩的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以此计算了川东石炭系8口气井的容积法储量,与不同储集岩采用相同的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比较,计算结果相差6.22%,结果更接近地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节流理论的回顾,提出只需要制作盘管压力最大为50MPa的水套炉,就能满足高压天然气井开采加热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油气藏资源评价的规模序列法原理。采用规模序列法,分层系、分油藏类型预测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已开发油气聚集带(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资源量以及剩余资源量。与以往资源评价相比,从评价石油资源量向评价高成熟区带剩余可探明储量以及预测剩余资源量的层系、类型方向发展,可以更好地指导勘探。通过对已开发油气聚集带最终探明储量的预测,结合其资源量的评价结果,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资源转换率,用以预测相类似的构造单元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