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研究郭屯煤矿首采区3下煤层已采区域上部3上煤层在不同层间距下的上行开采问题,基于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现状,通过理论公式得出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进而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层间距下3下煤层开采后3上煤层的变形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层间距大于15m时,下部采动对3上煤层影响较小;层间距为10~15m时,3上煤层大部分受破坏,只有局部可采;层间距小于10m时,3上煤层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并发生台阶错动,无法进行上行开采。通过"两带"高度观测,得出垮采比和裂采比分别为5.65和16.52,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相近,进一步验证了3上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煤矿建井过程中,采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投资省、工期短等优点,但对于深厚表土冻结凿井时常因冻胀、融沉影响井架基础稳定性,研究控制冻胀、融沉控制对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现实意义。采用水动力模型进行土体冻胀及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较好地模拟了连续-间歇冻结模式下的土体冻结过程。采用控制容积法,按有限差分方程讨论离散方程的稳定性和精度,探讨提出基于间歇冻胀可以有效控制土体冻胀的机理,在安居煤矿副井表土段冻结凿井期间开展间歇冻结的工程实施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岩巷高效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兴隆庄煤矿为例,在实测统计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岩巷单进速度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并试验了高预紧力、高锚固力、大间排距锚杆支护和中深孔光爆施工技术,开发了相应优化设计软件,使岩巷单进、工效大幅度提高,综合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优势流场严重发育,制约水驱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的难题,应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油藏平面各优势流场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得到了小层平面流场的模糊综合评价值及不同强度流场区域的油水井对分布状况。对优势流场区水井减注、调层及补孔治理,对弱流场区欠注水井增注调整。应用该方法对V油田某区块小层平面的优势流场判断,其中优势流场区井对7个,强优势流场区井对5个。对存在于优势流场区中的12个井组进行水井减注、封堵调层、补孔、油井合理配产、封堵等工艺。对部分欠注水井增注调整,全区综合含水率下降了1.1%,累积增产原油2.2×104 t,取得了较好的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临沂东高都煤矿火成岩侵蚀严重、煤层赋存极不稳定的现状,利用教学地质、构造地质等理论分析研究了井田内的构造展布,煤层及火成岩的赋存特点和分布规律,为合理矿井开拓部署、降低矿井巷道掘进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刘桥二矿断裂构造发育、煤层赋存条件差、水文地质复杂的状况,在比较分析目前国内外数种井下物探仪器的基础上,优选了其中两种进行探测试验,并对探测过程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于煤矿冲击地压评价指标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所以从冲击倾向性、地质因素、技术因素、组织管理因素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解决灰类多重交叉问题,通过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构建灰色-IAHP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新安煤矿的5条巷道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杨村煤矿薄基岩区提高综放面开采上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钻孔注(放)水法探测了杨村煤矿综放面采后覆岩采动破坏高度;同时,探明了305工作面浅部顶板基岩柱厚度;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方法,查明了工作面内的隐伏小断层及其延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05综放面安全防砂煤柱为30 m,并制定了相应安全试采方案.通过试验取得了在该矿3煤层综放面提高开采上限试采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由于端头效应及岩体逐渐破坏等原因 ,地下工程围岩的各种变形包括弹塑性变形在内 ,都不是在开挖瞬间完成的 ,而具有显著的时间性 ;支护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后期松动区的发展 ;通过限制初始松动区岩体变形、防止和减缓其残余强度降低 ,支护不仅能控制已破坏岩体的非连续变形 ,而且能有效控制较深部岩体的弹塑性变形和流变  相似文献   
10.
秦忠诚  彭立正 《煤》1999,8(1):42-44
运用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等理论,就临沂煤田区域地质构造的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以东高都井田为例,分析了井田内的构造展布特征,可为矿井合理布置巷道、降低巷道掘进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