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但卡因迪克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至今尚未获得突破.通过深入剖析周边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类型、储层及盖层特征,深化认识了火山岩在复杂构造带上的成藏规律,初步确定构造条件、岩相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和保存条件为油气成藏的4个关键因素,并通过对比预测了卡因迪克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成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地震储层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地震储层学是在地质和地震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的岩性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实现储层建模的一门交叉前缘学科。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学等是地震储层学的指导理论,地震、测井和地质的有机结合是根本方法。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地震储层学的五大关键技术。地震储层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由井点建立的各种储层特征参数,在地震分辨率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到三维空间,进而实现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气新一轮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该盆地煤层的分布范围、地化特征,计算了资源量,指明了勘探层组和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侏罗系含煤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大,煤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较高,生烃潜能大,资源量较大,勘探前景广阔。西山窑组和东部聚煤带是目前最为现实的勘探层组和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研究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预测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以盆山耦合关系为研究思路,剖析了该区盆山系统的演化特征、盆山耦合模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认为:①达尔布特推覆体和哈拉阿拉特山推覆体是经多期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构造和断裂发育;而和什托洛盖盆地则是一个在海西期西准噶尔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经过多期构造作用而定型的新生代小型山间盆地。②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有两种:剖面模式的逆冲双重构造,平面模式的北东向构造带和北西向横断裂。③横向断层转换带、“骨节构造”和第三排构造带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是该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  相似文献   
5.
塔西南地区上寒武统-奥陶系剥蚀厚度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众多 ,但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使用条件。针对塔西南地区的资料条件和地质条件 ,采用邻层厚度比值法 ,并结合传统的沉积速率法 ,对上寒武统 -奥陶系地层剥蚀厚度进行恢复。从恢复结果来看 ,上寒武统 -下奥陶统的剥蚀厚度西厚东薄 ,其中巴楚和和田地区几乎未被剥蚀 ;中 -上奥陶统的大部分地层被剥蚀殆尽。这一恢复结果与当时的沉积、构造环境基本吻合 ,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目前,准噶尔盆地面临勘探目标的转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已成必然。为了更好地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以侏罗系为例,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油源充足、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良好、运聚系统良好;其成藏模式为“远源不整合断裂控油气成藏模式”和“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模式”;其油气藏的控制因素为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油源断裂和不整合控制着油气的运聚、储层质量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规模、储盖组合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纵向分布、坡折带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不整合面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着重考虑不整合与油气成藏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地震地层学的方法将该区的不整合划分为上超/削蚀、上超/整一、整一/削蚀、整一/整一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不整合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不同反射特征,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也不同,上超/削蚀型、整一/削蚀型不整合对油气成藏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拐-五八区二叠系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对二叠系佳木河组和乌尔禾组储层性质、盖层条件、储盖组合、区带类型的研究,认为该区P3w/P1j不整合面控制了油气的分布,二叠系地层油气藏、火山岩裂缝型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9.
车拐地区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 按照断块油气藏的思路, 车拐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进展缓慢。通过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分析, 该区侏罗系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油气勘探, 深刻剖析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 认为: 古凸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地层圈闭, 近东西向的断裂与南北向的沉积体系和东南倾的鼻状构造相配置, 有利于形成断层- 地层、断层- 岩性圈闭; 低位域的八道湾组和高位域的三工河组是最有利的勘探层位; 坡折带之下的三角洲前缘是最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 疏导体系是控制古生新储型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砂西区块15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经历了一系列的成岩演化序列,现今处于晚成岩A2亚期。其成岩作用十分丰富,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影响较大的主控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总体来说,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破坏和影响较大,而碳酸盐、硬石膏、石膏胶结物的溶蚀是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