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北砂姜黑土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王式成 《治淮》2001,(6):36-37
在人们直观认识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αg随降雨量、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呈单一变化,其至拟合出某些经验公式,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淮北砂姜黑土αg同时主要受以上3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而且这3种因素影响作用基本相当,所以,不加任何条件地说αg,随某一因素而单调变化,显然是不合于客观情况的,本文通过砂姜区αg形成的机制,并结合110组数据和客观现象,分析了本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随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们们直观认识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αg随降雨量、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等呈单一变化关系,甚至拟合出某些经验公式,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淮北砂姜黑土区,βg同时主要受以上三种因素影响,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三种因素影响作用基本相当。所以,不加任何条件地说αg随某一因素而调变化,显然是不合乎客观情况的。本文通过砂姜土区αg形成的机制,并结合00多组数据和客观现象,分析了本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相似文献   
3.
安徽淮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在全省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安徽省委、省政府将淮北地区发展列为"861"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必将极大拉动淮北地区经济增长,但淮北地区人口密集、耕地率高,人均、亩均水资源占用量均不足500 m3,是全省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由于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容量小,已影响到许多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在淮北地区水资源状况、特征、存在问题基础上,根据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开发潜力,从宏观上提出了解决该区缺水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淮北中南部农灌区的阜阳姜堂试验研究区的资料,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初步了该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四水”转化关系,提出了1998年的定量转化关系,同时还定性分析了“四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与规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阜阳市城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及超采现状,分析了由于中、深层的超采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水利设施受损等环境问题,并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邓坤  王式成  谭炳卿 《治淮》2010,(4):19-22
<正>安徽省淮北地区是水资源较为缺乏和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资源是该区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供水水源,几乎是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和宿州市城乡生活供水的唯一水源,该区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具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较为贫乏,地下水资源在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居主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及各种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已造成该区水循环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导致了局部地区脱盐脱碱,地面沉降,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10年来,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资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水资源论证工作质量逐年提高,为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及“三条红线”的管理等发挥了应有作用。〈br〉 由于论证标准的不尽完善,部分水资源管理要求模糊,有些资质单位执行标准意识不强,投入的精力和经费不足,部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部分审查机构和审查专家把关不严,论证基础工作薄弱,报告质量监管不到位等多种原因,仍有相当数量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持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决策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建立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决策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提出适用于淮北地区的土壤商情监测方法和预报模型,对系统的信息传输、结构及功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类似地区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均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式成  王振帅 《治淮》2001,(4):15-16
一、前言 从概念上讲,地下水资源管理就是在一个地下水系统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调控水资源,选择最佳的开采方案,使这个系统内的地下水资源能够长期、稳定地开采下去,且获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把开采地下水所造成的危害降低最小,使用水者在经济上、技术上获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