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液浓差能驱动的逆电渗析反应器制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品位热能制氢技术首先是将热能转换为溶液浓差能,然后通过逆电渗析(RED)反应器将溶液浓差能转换成氢能。为了验证RED反应器能将溶液浓差能转换为氢能,探索关键运行参数变化对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个由40个膜对所构成的RED反应器,以NaCl水溶液为工作溶液,NaOH水溶液为电极液的制氢系统。通过改变浓/稀溶液入口浓度,溶液过膜流速以及输出电流来考察对RED反应器产氢率、制氢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浓/稀溶液入口浓度,过膜流速变化均会影响RED反应器的输出电流。在外电路短接条件下,输出电流越大,反应器产氢率和制氢效率越高,但能量转换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2.
根据船用条件下吸收器内溶液降膜吸收的特点,建立了摇摆状态下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转动附加惯性力对降膜流场中液膜厚度、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膜内积分与全隐式有限容积相结合的数值方法求解理论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摇摆状态下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由于转动附加惯性力的存在,液膜内速度、温度和浓度等参数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徐士鸣 《流体机械》1999,27(2):57-61,6
综合介质了几种新型高性能吸收式制冷循环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复叠式、复合式、GAX、辅助制冷剂吸收制冷循环。  相似文献   
4.
垂直风冷翅片管中氨水鼓泡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玉林  徐士鸣 《化工学报》2010,61(2):289-295
详细描述了垂直风冷翅片管吸收器中氨水鼓泡吸收的传热和传质过程。管外侧套用翅片,管内侧中氨水吸收溶液和氨气都从吸收器的底部流入、顶部流出。根据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热质传递的微分数学模型。该模型分析了吸收器中两相流(即波动流、弹状流、泡状流)的变化,同时考虑了不同的两相流中气液相之间的热质传递以及两相流与管外空气之间的热量传递。通过解模型的微分方程,得到了一些重要参数(温度、摩尔分数)的局部值以及这些参数在吸收高度方向上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淡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气隙扩散蒸馏装置是一种热分离装置,该装置具有表面积大、工作温度低、热源适应性好、金属消耗量低、常压运行等优点,非常适合偏远山区和海岛地区的应用。对气隙扩散蒸馏模型进行了建模,利用NaCl水溶液模型进行了■分析。以热料液温度、冷料液温度、溶液流量对■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计算并比较了外热源、蒸发器、气隙和冷凝器的■损失。研究发现气隙扩散蒸馏装置■效率可以达到30%,为工艺优化和提高装置的能效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夏梦心  徐士鸣 《节能》2006,25(12):8-12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办公建筑为例,通过对采用氨水溶液的蓄能制冷与压缩制冷复合循环系统在分量蓄能策略下的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复合循环系统工作参数和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分量蓄能策略下采用复合系统可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冰蓄冷系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茜  徐士鸣 《节能》2003,(11):4-7
介绍了不同冰蓄冷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并着重介绍一种新的冰蓄冷技术—过冷水动态制冰技术及与冰蓄冷空调系统有关的低温送风技术 ,以及蓄冷技术应用与峰谷分时电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 ,对于未来冰蓄冷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士鸣  张莉 《太阳能学报》2007,28(5):457-463
对采用氨水溶液的变质量能量转换及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循环和流程进行介绍。由于蓄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动态过程,常规的稳态制冷/热泵循环热力计算方法已不再适用,需给出一种新的动态热力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来了解先进蓄能系统的工作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蓄能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设计的型煤机结构进行一般性介绍,并与其他单位开发的自成型型煤机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各自的优缺点。对燃用型煤所能取得的节能效果和环境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选用不同燃料进行成型燃烧时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各种层燃炉、窑设置型煤机采用型煤燃烧技术所投入的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从节能、节钱所获取的效益中得以偿清。  相似文献   
10.
对R744/R290、R744/R600a混合自然工质的热力性质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它们用于自复叠制冷循环,对系统的循环特性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出了两种混合工质制冷性质的不同点及环境温度、制冷温度、混合工质中R744浓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今后R744/R290、R744/R600a的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减少了实验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