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根据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模型切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模型切换方法--滞环切换法和线性切换法.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是实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相比,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DTC-SVM)技术具有转矩脉动小、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等优点.目前,绝大多数DTC-SVM都是基于定子磁链闭环控制.通过对电机模型的分析和推导,提出一种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转子磁链闭环DTC-SVM控制策略;在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新控制策略在保留DTC.SVM优点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压模型的定子磁链观测器及参数设计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电压模型的定子磁链观测中,通常采用一阶低通滤波器来替代纯积分环节,以消除积分环节对直流量的积累作用。但低速时在磁链观测上的误差,会直接影响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介绍了3种基于电压模型的定子磁链观测器,给出原理框图,并进行仿真比较。此外,还结合仿真数据分析了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存在显著未知惯量动态的感应电机伺服系统鲁棒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增强型自适应滑模控制(EASMC)策略,根据实时控制的需要设计了可灵活配置的通用型三层前馈神经网络,并采用结构化补偿方式以充分利用其描述能力;以权值伪边界估计为基础,将不连续投影修正引入权值自适应律以实现权值估计误差有界;构造了基于改进型边界估计方法的自适应开关控制用于补偿包含重建误差、泰勒序列高阶尾项、外部扰动等在内的综合等价扰动项。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能较好地实现对未知惯量动态的拟合和补偿,有效改善了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存在的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问题,该文将直接自适应方法与传统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套系统化的直接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利用在线参数估计和开关控制分别实现对未知参数及外扰高频分量的鲁棒性,有效削弱了振颤,实现了较好的稳态性能。将该策略推广至汇总外扰高频分量边界未知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嵌套修正的改进型边界估计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中普遍存在的边界估计值恒增问题。结合Lyapunov理论,对所设计控制策略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ADRC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中,速度控制通常采用PI控制器,而PI控制器必须依赖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特别是在低速范围内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将一种非线性控制器——自抗扰控制器(ADRC)引入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以改善动态性能,并结合转矩控制系统提出了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同时针对系统的抗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DRC的转矩控制系统抗扰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结温是影响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寿命的关键因素,为了延长两电平逆变器寿命,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MPCC)策略。首先,针对功率损耗产生原理,建立IGBT的损耗因子;其次,考虑三相电流方向和不同功率管的导通情况,在IGBT开关和导通时刻加入不同的损耗因子,控制功率损耗的产生。通过仿真验证,相比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所提方法在保证控制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功率器件结温,延长了寿命。  相似文献   
8.
对于采用自适应方法的鲁棒跟踪控制系统,初始参数估计误差、参数突变、非持续激励等因素均可引起瞬态过程.瞬态性能的好坏对跟踪误差峰值及恢复时间有较大影响,是实现高性能跟踪控制的关键,而目前典型设计多采用直接自适应方法,其较差的瞬态特性制约了跟踪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针对该问题,以交流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直接自适应、间接自适应及滑模控制相融合,提出一种基于有界增益遗忘最小二乘法的复合自适应滑模控制( CASMC)策略,Lyapunov分析表明该策略可实现持续激励条件下跟踪误差和参数估计误差在较大范围内的指数收敛,瞬态特性较清晰.最后,以某型火炮的方位轴伺服系统为应用背景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在瞬态过程的误差峰值和持续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提高了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