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沪港两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探讨了沪港两地加强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必要性,指出了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条件,并提出了两地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根源上看 ,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现实要求 ,但从发生机制和演进过程来看 ,却是首先由政治驱动开始的 ,是从政治驱动到体制驱动 ,再由体制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是社会主义改革从政治驱动到体制驱动的一个典型例证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改革的进程。深化社会主义改革要注意进行政治驱动 ,并处理好政治驱动与体制驱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智能天线技术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受到了国内外移动通信业的高度重视,对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论述,并讨论了其相关技术及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制度化是制度形成、制度认同和制度践行的连续过程。无论从制度成型化、制度认同和执行情况,还是从管理结果来看,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尚未达到高度制度化的程度。地方政府在现有制度结构下针对土地管理正式制度采取的各种高度同形化的非正式规则(制度),是影响土地管理制度化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地方政府非正式运作的根源在于,现有的制度安排尚不适应社会转型期外部利润的变化,没有建立各相关方合理的利益实现和调节机制。因此,若要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必须深入研究影响治理过程和效果的组织性非正式制度及其根源,并完善体制机制,作出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合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个体都依附于一定的单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与所属单位息息相关,这种以单位为依托的单位体制在当时的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大量的社会个体从单位中脱离出来,成为没有单位归属的个体;同时,单位的社会职能也逐步剥离出来,实现了社会化。单位体制的解体,客观上要求一种新的社会体制能够承接过去由单位担负的部分职能,社区制就成为最佳的选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即开始了建立社区体制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深圳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早的地区,市场化的程度也最高,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深刻社会变化,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是深圳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使命。脱胎于传统社会体制的社区制,在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制度背景、运行模式等方面都与西方的社区制存在明显区别。本研究即试图对目前社区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做一总结和梳理,并提出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治理的制度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制度化是制度形成、制度(价值)认同和制度践行的连续过程,可以从制度的成型化、制度的认同和执行情况、对反制度行为的处罚等几个方面衡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总体上日益制度化。但在转型时期,由于一些领域的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因此这些领域的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这种制度失衡,导致地方政府大量运用各种组织性非正式规则(制度)实现其利益,影响了治理的制度化和绩效。组织的非正式制度提供了不同于已有理论的一个新的解释视角,也为新制度主义关于非正式制度及其作用的讨论提供了新的经验事实和理论发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理论史与主要论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志岿 《学术探索》2007,94(3):49-57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解释框架,可以分为社会学、经济学社会资本理论和政治学社会资本理论两大派别,这两大派别在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上存在较大区别。社会资本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关于规范、道德和团体对于个人行为影响的经典论述。目前,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问题涉及社会资本概念、属性、作用、测量及创造等。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梳理,对于推进社会资本理论与中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社后体制下的乡村政治:变迁与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的研究将遵循已有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和理论启示,运用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后,具体是经济上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政治上乡政权建立以后的乡村政治发展作一个客观的总体性分析。因为各地撤销公社建制没有统一的时间,因此,这里也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日期的话,大约是在1983年前后。公社体制下国家是通过经济组织来控制社会的(把社员编入一个个生产单位)。公社解体后,国家的政治权力就缺少了体制规定的经济依托。因此,乡村社会发生了重大分化,但公社后体制(乡体制)仍…  相似文献   
9.
论人民公社体制的组织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人民公社的组织意义作了探讨。认为公社体制是将农村个体经济地组织起来,通过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进行控制的机制。公社体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是社区政权化,社会国家化,虽然保证了国家的强控制,但也牺牲了乡村的自治,造成了国家对社会的过度介入。公社体制下国家对社会的强烈控制,造成了乡村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停滞和混乱,因此,其解体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既为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内在要求,也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促进作用。顺应城市化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扩大城市社区的民主参与,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形成民主意识,完善民主制度和程序。研究中国城市化与政治发展的关系,不仅对于更好地实现城市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