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社会资本通过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着重要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资本所蕴涵的参与网络有利于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实现;信任社会资本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农民合作与生产发展;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团结互助和乡风文明的水平。而现阶段,乡村社会资本缺失是制约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我国乡村社会资本的要素、运作方式及其制约因素,并探讨提升乡村社会资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政府自身财力和能力的限制决定了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迫切需要对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只手的作用,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均衡点,建立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存在投资主体单一、缺乏竞争、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等弊端,急需实行民营化以激活民间资本,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本文分析了城市公用事业的现状、民营化趋势、民营化模式以及政府的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光芸 《东方论坛》2006,(4):120-125
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与利益格局调整,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稳定。而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是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本能够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参与网络,为公民的价值认同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与秩序,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干部辞职现象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厉行反腐与从严治吏的贯彻施行大背景下出现的,这一轮干部辞职现象的趋势及特点主要有:主动辞职,退出政坛;从业去向呈现多样化;"技术型官僚"辞职居多;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明显;阶段性特征显著且呈集中式爆发。干部辞职的主要原因有:官本位思想弱化,"官念"淡化;体制外的薪资更具吸引力;个人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们要完善干部辞职后从业选择的相关制度思考,对干部辞职的制度和程序加以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适度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尤为重要。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能够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秩序以及公众参与网络,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社会资本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培育社会资本,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信任与合作;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载体——第三部门,从而形成政治参与中的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正式法律规则对乡村治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社会资本则通过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因素对乡村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它们为村民个人、家庭乃至整个村落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累加的社会资源,因而既是农村集体行动的基础,也是乡村治理强有力的社会资源。这势必要求我们培育乡村社会资本以更好地发挥正式制度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以自由、平等、理性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理念引入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形式中,可以促进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农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力量、集中智慧,进而推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型政府即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引进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以实现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为了有效地提供优质、公正和充足的公共服务,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惟一主体.公共服务主体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网络,政府必须与非营利组织、社区、民众和私人部门一起来共同治理,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构建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