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成了国内学界聚焦的热区,但总的来看,研究成果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由此,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关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以及是否"包括以后不断创新的理论"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苏共在制定本国的土地纲领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其土地纲领始终服从于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进行阶级斗争的利益。俄国同时也是个农民的国家,它的土地纲领的实质完全是"农民的纲领"。因此,苏共的土地纲领把阶级斗争与农民的革命运动紧密结合,并根据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土地纲领,并最终实现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在列宁的视域中,人权保障是一项关涉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战略锁链,而关涉政治的社会主义民主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社会主义民主因作为一种最高国家形式而在保障人权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性作用,这种前提性作用最为直接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民主建立与否决定了社会主义人权能否出现,换言之,社会主义人权的诞生肇始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展开的论争虽由来已久,但仍有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或弄清楚,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的形成阶段、其与马恩的“同时胜利”思想间的理论逻辑以及列宁是否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等是这些学术争论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初步形成于1915年8月至1916年8月间;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恩“同时胜利”思想中所蕴含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因子,尤其是拓展了马恩思想中“一国首先胜利”的时间跨度;列宁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思想,但始终认为彻底实现共产主义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主体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人权批判为归旨的人权观的重要理论支撑.缺失这一支点,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就不得而知,对资本主义人权的批判就犹如无源之水,马克思恩格斯人权观自身的理论建构也成为悬浮于现实之上的空中楼阁.然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从人权主体方面揭示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得益于他们对人权主体向度的开拓.双重向度的划归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权主体认知上的内在逻辑和对资本主义人权本质的真实批判.  相似文献   
6.
作为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结构两根支柱的中国和西欧,其地缘战略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中国和西欧各自的内在需求外,位于中欧之间的俄国(本文是泛指)的地缘战略及其对华、对欧政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遏制战略的地缘政治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期间德国地缘政治学派的名声狼藉并不意味着地缘政治思维及其研究方法的终结。美国的政治家们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不屑于提及地缘政治学,但是,通过对二战后美国遏制战略的剖析,我们不难找到其理论中的地缘政治思维,其全球战略的地缘政治结构也一目了然,历史的地理规律一直在延续。这种研究对于我们认识美国的外交行为具有恒久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强大的文化实力是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强力后盾.因此,推动和谐世界的建构需要文化的和谐,各国的文化安全基于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借鉴.中国领导人所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既反映了现实,也符合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