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子活化法研究叶绿体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油菜叶绿体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绿体中含有微量稀土,其作含量相当于每个稀土原子对应约2000个叶绿素分子,低于Fe,Mn,Cu等必需元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悬浮沉降法对陕西段家坡黄土剖面第三系—第四系界线样品进行了粒级分选,然后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铱和其他微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铱在不同粒级物质中的含量按以下顺序增加:粗粉砂(30~105μm)<砂粒(>105μm)<细粉砂(2~30μm)<粘土(<2μm)。在粘土颗粒物质中,铱的最高含量达856pg/g,较全岩样品富集约15倍。除了金之外,其他元素(包括As、Sb、Bi等亲硫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形式与铱显著不同。很显然,铱和其他元素有着不同的来源,界线黄土中铱的异常富集不可能由火山活动或者表生地球化学作用所形成,而极有可能和上新世末(2.4MaBP)发生在南太平洋的地外撞击事件有关。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南太平洋N/Q地外物体撞击事件产生的爆炸尘埃可能扩散到了北半球。作为一种近似,以黄土剖面N/Q界线附近铱的剩余通量作为全球平均,可以估计该撞击物体相当于一直径为2.6km的C1型碳质球粒陨石球体。如此巨大的陨石与地球相撞足以诱发全球性的气候灾变效应  相似文献   
3.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NST,here after)are based on nuclear properties,nuclear structures,nuclear effects,nuclear reactions,and nuclear radiations that highly rely on nuclear spectroscopy and nuclearfacilities,like nuclear reactors and accelerators…  相似文献   
4.
柴之芳 《科学通报》1990,35(14):1083-1083
目前,白垩系-第三系(K-T)界线事件的争论焦点在于其成因的探讨。现在流行的学说主要有地外物质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两大类。遗憾的是,迄今所有的实验结果,包括界线层富微球粒、碳和氧同位素丰度异常、锇同位素丰度异常,甚至铱异常和冲击变质石英,均不是唯一性的证据,即这些证据既可以支持地外说,也可以支持火山说。为此,我们设法通过研究富铱K-T界线层中铱的赋存状态,来阐明K-T事件的性质。这种想法的依据是,根据现有的关于铱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铱可能存在的化学形态主要有下列五种:  相似文献   
5.
运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技术,测定耀州瓷釉中29种元素的质量含量,从中选取24种着色元素.通过对比分析,最后确定铁是耀州瓷的着色主元素,证明了考古界“耀州瓷以铁为着色主元素”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古耀州瓷胎起源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技术测定古耀州窑瓷胎样品中29种元素的含量,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这批时间跨越800多年,瓷器釉色迥然不同,出自不同窑口的古耀州瓷的胎,有着长期稳定的、集中的原料产地。不同时代的胎料产地关系密切,相距较近。但是彼此之间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唐、五代时期的胎料产地更为接近一些,宋、金代时期胎料产地较为集中且有别于唐代。耀州窑唐三彩的胎料产地和唐代耀州瓷胎的原料产地相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属组学及金属组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金属组学研究技术,如各种核分析技术,同位素稀释(示踪)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SR-XAS)技术等,结合电泳、色谱、质谱等生化分离、分析技术,应用于研究生物体内硒和汞的生物学行为及相互作用机制,将该领域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硒是人体及动物维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汞等重金属的毒性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全面准确地了解生物体内汞和硒的分布和存在形式,研究生物组织中汞的吸收、迁移、转化和蓄积过程以及硒对汞的这些生物学行为和效应的影响,对于环境汞污染和汞毒性危害的控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理解生物体内汞和硒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本文综述常用的金属组学方法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汞和硒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柴之芳 《科学通报》1988,33(20):1571-1571
无铰纲和牙形刺这类生物成因的磷灰石,由于高度富集稀土元素,且携带有其沉积时原始海水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因此,有可能用作为研究古代沉积环境的指示性物质。然而,由于这种化石样品量较少,每颗化石样品约重几微克到十几微克,因此为了测定其中的稀土元素丰度,必须使用高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最近,Chen等人报道了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无铰纲化石样品中的稀土元素丰度,但这种方法所需样品量多。此外,分析前复杂的化学分离操作不仅有可能引入试剂空白,而且还必须检查化学回收是否定量。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了核分析领域中一种新型分析手段——分子活化分析。这种在传统的中子活化分析基础上,结合特效前处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核技术,不仅可以给出待研究体系中感兴趣元素的组成,而且可以揭示它们的化学形态。文章列举了这种现代核分析技术近10年来在生命科学、环境学和地学等领域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并建议在我国核研究中心成立专一的分子活化分析实验室,以适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清凉寺汝官窑和钧台钧官窑起源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11个清凉寺窑汝官瓷、11个钧台窑钧官瓷的釉和胎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的36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分别得到胎和釉的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以确定它们的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清凉寺窑汝官瓷胎和钧台窑钧官瓷胎的原料来源接近,但不相同;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的原料来源明显不同;汝官瓷和钧官瓷的胎、釉料配方是不同的,“钧汝不分”之说不适合于清凉寺汝官窑与钧台钧官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