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西教育价值取向嬗变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价值观的反映,它不仅是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而且是历史和实践问题.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价值导向下,会形成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中西教育价值观嬗变的考察,分析中西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硕士生的学术能力及水平提升,就逻辑关系讲,它是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渐次进阶关系。学习能力是基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及思维习惯的转变。研究能力是重点,主要通过创新学习并按照“知识、思想、智慧”三大递进跃迁之路径获取;创新能力是关键,应该立足三个维度,即洞察新问题的能力、寻求新思路的能力、产生新观点的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新形势对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对于构建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推行学分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学分制的历史及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立足现实,通过对某高等工科院校(已有40多年建校历史)进行实地抽样调查(抽样1000多名本科大学生),客观地透视出当代大学生对学分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分析了加速推选分制步伐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探求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以学习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基于此,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自由,调适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对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特征作了分析,对西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合关系进行了历史考察,着重对我国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重理轻文"现象及其根源作了探析,对于高校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斌  蔡中宏  柳德玉 《教学研究》2008,(4):291-295,307
探求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以学习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基于此,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自由,调适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8.
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代呼唤拔尖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研究生教育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只有不断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基础,营造知识和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在我国众多高校尤其是理工高校,两种教育的融合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理工高校可以通过四条路径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即通过树立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提升人文教育的地位;在科学教育中挖掘弘扬人文价值,在人文教育中崇尚追求科学价值;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两种教育的融合;营造两种教育融合的大学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活动,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与文化是同源共生、共生共进的互动关系。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教育作为文化的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其体现深刻的文化性格和意义。因此,教育与文化是在互动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