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不同地区野生薄荷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广西、云南、河北、江苏四个地区的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共检测了84种化学成分,多以烯、醇及酮类物质组成。江苏样品主要由蒎稀(11.10%)、d-柠檬稀(42.30%)和胡薄荷酮(25.50%)组成;广西样品主要有香芹酮(25.46%)、d-柠檬稀(28.75%)和桉油素(14.91%)组成;云南和河北在主要成分上相似,云南样品主要有蒎稀(22%)、d-柠檬稀(18.45%)和桉油素(16.96%)组成;河北样品主要由蒎稀(23%)和d-柠檬稀(33.33%)和桉油素(12.45%)组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薄荷精油的组成受环境影响较大,江苏薄荷胡薄荷酮含量较高,广西薄荷含香芹酮较高,云南和河北主要成分相似,组成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及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添源  王睿  陈上  马宝伟  高伟 《植物学报》2017,52(6):774-782
为探索药用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悬浮细胞原生质体提取的最优条件,并建立雷公藤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以雷公藤悬浮细胞为材料,对酶解液配比、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及处理转速进行考察。用PEG介导的瞬时转化法将外源基因转化到雷公藤原生质体中。结果表明,以雷公藤悬浮细胞为材料提取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酶液配比为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5%离析酶,甘露醇浓度为0.6 mol·L–1,酶解10小时,处理转速为67×g;用PEG介导法将含有编码GFP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细胞显示绿色荧光。通过实验筛选得到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最佳提取条件,建立了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瞬时转化体系,为进一步开展雷公藤功能基因及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生药学为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本文分析了分子生药学产生的背景、意义,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药分子鉴定、药用动植物的系统进化、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估及保存、药用动植物濒危机制及保护、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药用动植物的道地性及分子机理。认为分子生药学具有以下学科特色:(1)研究领域广泛,学科综合性很强;(2)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贯穿分子生药学;(3)研究对象丰富多样,模式植物构建困难较大。简要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常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DNA分析技术(分子杂交、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基因22程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生物转化技术。指出分子生药学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学科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2)应用实践进一步加强;(3)生药资源永续利用的需求及技术发展导致特色领域成为热点,主要表现为分子鉴定稳步发展,biocoding成为分子鉴定的重要方向;次生代谢产物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异军突起;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整合和分析成为新热点;核心种质构建形成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分单株采集的92个黄芩根及对应的92个黄芩根际土样品,检测黄芩次生代谢产物、药材及根际土中无机元素含量,结合道地药材空间分析数据库中的环境数据,开展生态因子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及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黄芩中多数化学组分与纬度成负相关,而与温度成正相关,21个化学组分总体呈现低纬度地区含量高于高纬度地区的趋势.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黄芩中黄芩苷与纬度的负相关关系.发现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过高(除Mg和Ca外)总体上不利于黄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基于21个组分的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的黄芩分为2组,指出黄芩的道地性并不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小区域,在从内蒙赤峰到陕西太白一线均适宜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为黄芩的适生区和潜在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5.
随着植物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质体逐渐成为许多具有商业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和治疗性蛋白异源生产的理想平台。与核基因工程相比,质体基因工程在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和生物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然而,外源基因在质体系统中的组成型表达或对植物生长不利,因此需进一步挖掘、设计调控元件实现对外源基因的精准调控。本文概述了质体基因工程调控元件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操纵子设计与优化思路、多基因共表达调控策略及新型表达调控元件的挖掘等,为植物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余伟  黄璐琦 《植物研究》1995,15(2):199-205
本文报道了中国马兜铃属1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发现并确定了x=8为本属染色体基数之一。本属染色体的共同特征是:小型;以中部(m),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为主;核型类型为1A,2A,3A,1B,2B;随体一般处在染色体的长臂上。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二萜类天然产物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具有抗癌、抗炎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在药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植物源二萜类化合物(diterpenoids)生物合成途径中功能基因的逐步揭示和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采用代谢工程技术构建了多种二萜类化合物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且多个化合物达到克级产量。本文对植物源二萜类化合物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情况进行综述,介绍并探讨植物源二萜类化合物微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和改造策略,为高产二萜类化合物细胞工厂构建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栝楼属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璐琦  郑俊华 《植物研究》1999,19(3):298-301
栝楼属31种和3变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和比较显示了种皮表面特征的高度多样性,它们可分为长方网型,波浪型,蜂窝型和不规则型等,这些类型的划分能为方子组,柔毛亚组的建立及一些种的归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涉及金沙江云南境内的干热河谷和干暖河谷的种子植物区系。建立名录共920种,有野生植物748种。这748种,分属于111科,427属。427属的分布区类型的格局为:l-44,2—127,3—10,4—39,5—13,6—37,7—29,8—47,9—12,10—25,11—3,12—7,13—l,14—20,15—13.在748种中,三江(金沙江、元江、怒江)干热河谷共有的标志植物73种,金沙江的标志植物156种,它们是研究区系特征的基础。经分析,本区植物区系有以下特征:(1)属、种均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属占66.58%,种的热带成分更多,均交错少数温带成分;(2)三江干热河谷共同标志植物中,多数是优势种或常见种,例如Heteropogon contortus, Bombax ceiba,Phyllanthus emblica,Euphorbia royleana,Tribulus terrestris等,地区特有成分则少,如Terminalia franchetii,Andropogon yunnanensis;(3)滇北、川西南河谷特有成分则较多,如Cycas panzhihuaensis,Nouelia insignis,Aristolochia delavayi等;(4)西南特有成分也较多,且在河谷常见,如Delavaya yunnanensis,Croton yunnanensis,Munronia delavayi等;(5)有一些非特有的特殊种类,如Heteropogon melanocarpus,Dinebra retroflexa等.鉴于特征分析,本区植物区系有以下几个更深层的特征:(1)热带起源与近代交错现象;(2)有古地中海区系的后裔;(3)与近代非洲与南亚区系有联系;(4)与华北区系有联系;(5)特有现象明显而成因复杂,等。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中各无机元素含量的不仅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是药材有效成分的构成因子。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6个不同产地(即居群)的92个野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样本及其相应的根际土壤中10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不同产地黄芩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都有很大变异,且不同产地黄芩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变异远大于黄芩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变异。总体来看,黄芩中Mg(9级)含量较其他植物含量高;P(1级)、K(2级)、Mn(3级)含量与其他植物相比处处较低水平;黄芩对Sr(富集系数达到3.52)有较强富集。并且通过无机元素分布曲线分析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谱,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黄芩主要特征无机元素为Mg、K、Ca、Fe、Zn。本研究还表明,黄芩对各元素的吸收能力受产地的影响较大,提示黄芩对无机元素的吸收与各产地根际土壤无机元素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