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生物科学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抗虫性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相似文献   
2.
性信息素对红铃虫雄蛾近距离性行为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鳞翅目昆虫雄蛾在交配之前的性行为可以分为远距离对雌蛾的定向和包括着陆、搜索、交配等直接导致雌、雄蛾交配成功的近距离行为。这两类不同的行为可由复合性信息素中的不同化学成分引起(Roelofs et al.,1977)或者由同种物质不同浓度所诱发,即雄蛾接受较低浓度刺激时出现远距离定向飞行;而高浓度诱发雄蛾近距离的交配性行为反应(Bartell et al.,1969)。从棉花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雌蛾体内已经鉴定得到两种化学成份,顺-7,顺-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和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这两种成份的1:1混合物称为红铃虫性诱素(Gossyplure)(Hummel et al.,1973),它具有在田间引诱红铃虫雄蛾和诱发雄蛾近距离行为反应的作用。 在田间释放性信息化合物来扰乱雌、雄蛾之间的性信息联系,从而抑制其交配和繁殖是一种有希望的害虫防治方法。用红铃虫性诱素扰乱红铃虫交配的田间试验已取得一定成效(Gaston et al.,1977)。但是我们在田间试验中发现,性诱素抑制红铃虫雄蛾远距离定向后,田间还有相当比例的雌蛾发生了交配,这个现象表明,性诱素还未能完全抑制红铃虫雄蛾的近距离行为。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用以阐明环境中红铃虫性诱素的存在对雄蛾近距离性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昌本  李文谷 《昆虫学报》1992,35(3):279-284
本文采用单个活雌蛾腺体的性信息素气体收集技术,对不同世代及实验室人工饲养的CZ品系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性信息素释放速率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类虫源的性信息素释放速率具有明显差异;而棉红铃虫性信息素中两种组分顺,顺-7,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和顺,反-7,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的比例保持在54.8±1.2:45.2±1.2的范围;取食相同的同一代棉红铃虫的雌蛹重与其成虫的性信息素释放速率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 昆虫性信息化合物的研究,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性信息化合物的研究过程中,常需要一种比较方便、稳定、而能够定量的测定行为反应的方法。 红铃虫性信息素是由顺-7,顺-11-十六碳二烯乙酸酯和顺-7,反-11-十六碳二烯乙酸酯二种成分组成,两种成分的1:1混合物称为红铃虫性诱素(Gossyplure)。现将我们近年来用红铃虫性诱素对红铃虫雄蛾进行行为测定的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Jefferson等(1971)已经报道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bla(Saund.)雌蛾释放性信息素时呈现一种“求偶”姿态。雌蛾求偶时,腹部第8—9节的节间腹上方有一囊状物突出,此囊状物即是红铃虫信息素的分泌腺体。本文描述了红铃虫雌蛾求偶行为的过程,观察雌蛾求偶行为的时辰节律以及羽化天数、交配和寄主植物(棉叶)对雌蛾求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有机磷杀虫剂亚胺硫磷在茶树及茶叶上的残留量情况。此试验自1969年9月到1970年8月在杭州进行。用25%的亚胺硫磷乳剂以1:400—800倍浓度稀释后喷洒在茶树上,喷洒后每天连续采摘鲜叶,并制成成茶。用薄层层析法测定鲜叶及成茶中的亚胺硫磷残留量。 根据四次实验的结果,亚胺硫磷在茶叶中的消失趋势,以喷药后第一天残留量下降最为迅速,平均在50%左右,以后逐渐下降,6—9天后残留量基本消失,若中间遇雨,可缩短至3—7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