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生物科学   14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和蛋白质纯化技术获得高纯度的幽门螺杆菌致病岛CagL重组抗原(rCagL),利用其制备anti-CagL多克隆抗体,并分析抗体的特异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rCagL的抗原结构;利用PCR长片段DNA合成技术合成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幽门螺杆菌致病岛CagL基因,将其插入表达质粒pCzn1中,构建重组质粒pCzn1-rCagL。然后,将pCzn1-rCagL转入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Ni-IDA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抗原rCagL,利用Western blot鉴定rCagL与His标签抗体和Anti-H. pylori抗体的免疫反应性;最后,通过rCagL辅以弗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制备anti-CagL多克隆抗血清,通过ELISA方法分析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生物信息学软件表明重组抗原rCagL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质;重组质粒pCzn1-rCagL经双酶切和基因测序等技术鉴定,证实rCagL核苷酸序列与理论序列完全一致;基因工程菌株pCzn1-rCagL/Arctic Express在低温11℃条件经IPTG诱导表达。 SDS-PAGE实验结果证实:rCagL可实现相对高效地可溶性蛋白表达,可溶性蛋白约占包涵体的62.07%。经Ni-IDA亲和层析柱纯化,可获得高纯度rCagL,纯度约为96.6%。Western blot结果证实:重组抗原rCagL可特异性与His标签抗体和Anti-H. pylori抗体结合。ELISA结果证实:经rCagL免疫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anti-CagL可特异性识别rCagL和H. pylori裂解物,具有较高的抗体特异性。结论:重组抗原rCagL在低温条件下可实现可溶性表达,经纯化可获得高纯度抗原蛋白;rCagL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免疫特异性,为发展H. pylori相关诊断试剂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胰腺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码的一种激素,主要由肠道L细胞产生并分泌进入血液。GLP-1能激活胰腺、肾脏、肺、胃、心脏和脑等组织中存在的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过GLP-1受体(GLP-1R)的激活,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3',5'-环腺苷酸,随后通过cAMP依赖性第二信使途径激活蛋白激酶A和鸟苷酸交换因子。大量围绕胰岛素产生细胞——β细胞开展的研究证明,GLP-1短期作用能够加强葡萄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作用,持续的GLP-1R激活也能增加胰岛素的合成,促进β细胞的增殖和新生,抑制β细胞凋亡。GLP-1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发了大量针对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我们对胰腺中GLP-1R激活所产生作用的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复苏促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苏促进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中的蛋白质,能促进休眠菌复苏。复苏促进因子的作用机制目前仍然是未知的,然而对此类蛋白的结构域预测及核磁共振分析显示其保守区具有溶菌酶样折叠。我们简要综述了国外对此类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紫外辐射增强对植物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  张翠萍  祖艳群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65-1268
综述了UV-B辐射增强对植物叶片、茎、根、果实以及籽粒中糖含量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动态,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了UV-B辐射对植物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的一些重要反应及其影响植物糖含量和糖代谢的关键酶的响应,并从植物的光合碳固定、糖的合成与分解等方面阐述了UV-B影响糖含量及糖代谢的可能机理。展望了今后紫外辐射增强对植物糖代谢影响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已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一种具有多潜能的幼稚间质细胞,经一些能导致纤维化发生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EGF)等刺激后由富含维生素A类物质的静止表型转化为活化的肌成纤维(MFB)样表型,即发生了所谓的HSC激活[2,3]。MFB通过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针对结核分枝杆菌Fur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分析其特性。方法:利用E.coli DH5α表达含有6×His的融合蛋白FurB;采用小鼠腹股沟皮下包埋硝酸纤维素膜的方法免疫小鼠,然后进行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FurB mAb,用ELISA法初步鉴定其特异性位点和相对亲和力。结果:获得了高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15.0×10~3处有特异的目的蛋白条带。用该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抗FurB mAb。结论:所获得的抗FurB mAb效价高、特异性强,为进一步研究FurB在结核分枝杆菌铁调控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对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胃肠功能障碍大鼠中脑黑质、胃、结肠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含量变化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鱼藤酮溶液建立PD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并用阿普吗啡(APO)诱导实验检测。将60只已造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组、空白组、调神畅志组和常规针刺共6组,给予相应治疗2周。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检测粪便含水率、胃内容物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对黑质、胃、结肠GDNF含量检测。结果:体重和粪便含水率方面:西药组及两针刺组较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1),西药组改善程度优于调神组(P<0.05),调神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小肠推进率和胃内容物残留率:西药组及两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改善优于调神组(P<0.05),调神组优于常规组(P<0.05)。中脑黑质、胃、结肠GDNF变化: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西药组及两针刺组较模型组相比,含量升高(P<0.01),西药组优于调神组(P<0.05),调神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提高PD胃肠功能障碍大鼠黑质、胃、结肠中GDNF含量,且调神组优于常规组,与西药组接近。调神畅志针法对PD胃肠功能障碍作用的原理可能是因为提升了结肠、脑、胃的GDNF含量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在脑组织中广泛表达,它将脑细胞内胆固醇转运给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及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Ⅰ)形成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从而调控脑内胆固醇平衡.研究表明,ABCA1与胆固醇代谢相关脑疾病存在密切联系,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及脑梗死.虽然近来在ABCA1与相关脑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尚未阐明.本文对ABCA1在各种相关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期望为相关脑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所致肠坏死的临床表现和结局。方法:回顾性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1例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所致肠坏死的病例,评估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腹部CT影像和手术过程。结果: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实施肠管切除术并一期吻合术或肠造口术,7例病人恢复良好,2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放弃治疗回家后死亡。结论: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临床罕见,术前难以诊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血管造影可以作为NOMI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怀疑有肠坏死发生的患者需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