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1117号强台风“纳沙”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原因是:“纳沙”登陆后,副热带高压强大,台风环流与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梯度增大,其右侧辐合加强,深厚偏东气流给台风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西南风急流与副高西侧强东南气流形成辐合,北方冷空气从低层南下,东北风与台风后部的东南风形成切变产生对流降水;加上台风自身带来的降水、急流降水以及冷空气入侵降水三部分相接,组成了“纳沙”影响期间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2009年近10a的5月1日~8月31日micaps综合气象资料,通过天气学原理结合统计学分类的方法,对桂东南持续性暴雨天气个例进行分型.运用概念模型分析法,建立各种持续性暴雨类型的概念模型,为今后更好地预报桂东南持续性暴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气候背景,环流形势特征及西太平洋副高特征指数,得到:2010年6月玉林降水偏多的情况是在多雨的小周期中发生的;副高强度偏强、西伸脊点位置偏西、脊线位置偏南是造成玉林6月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热带地区对流活动异常活跃及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对降水偏多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各种物理量场资料对0812号台风鹦鹉(NURI)空心台风结构以及云区不对称结构等一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台风南北两侧存在巨大差异的水汽输送以及冷空气干舌的卷入对台风形成上述独特的结构起到关键的作用。台风本身的非对称和空心结构的形成对降水落区的预报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半潜式平台完全时域耦合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频域GREEN函数法计算浮体的水动力特性,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系泊缆索进行模拟,通过完全时域耦合方法求解整个系泊系统的时域控制方程,得到半潜式平台系统的运动响应和系泊缆索的张力变化情况,并对这些响应结果的波频和低频成分进行了分离,讨论了各频率响应成分对平台系统运动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明璐  张洁婷 《广西气象》2010,(4):34-36,48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等资料,对2010年6月21日玉林市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波动、中低层切变线、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弱冷空气是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2)对于单站预报,在掌握大气环流形势背景的同时,综合分析各物理量场尤其是本站的重要物理量各层垂直分布,对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Corrosion and fatigue cracks are major threats to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aging offshore platforms. For the rational estimation of the safety levels of aging platforms, a global reliability assessment approach for aging offshore platforms with corrosion and fatigue crack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base shear capacity is taken as the global ultimate strength of the offshore platforms. It is modeled as a random process that decreases with time in the presence of corrosion and fatigue crack propagati...  相似文献   
8.
利用各种常规气象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3年9月“海葵”残涡造成广西东南部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华南地区处于200 hPa南亚高压东南侧的辐散区,500 hPa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西风槽东移引导弱冷空气南下,有利于“海葵”残涡长时间维持在广西东南部上空,冷暖空气交汇激发对流,产生特大暴雨。(2)低层季风气流加强,在广西东南部有西南风和东南风的辐合,充足的水汽输送到“海葵”残涡东侧堆积,中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良好配置促进了上升运动发展,为特大暴雨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3)对流单体后向传播形成“列车效应”,回波质心低,抬升凝结高度低,以高效率的暖云降水为主,超低空急流对强降水的出现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和单站要素等方法对0906号台风"莫拉菲"(Molave)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西南季风的发展和台风南侧的强烈上升运动作用十分突出,二者共同作用,促进暴雨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0-2009年近十年的5月1日~8月31日micaps综合气象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方法,对桂东南持续性SL UT型暴雨天气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型暴雨天气的主要形势特点,并对其中一些典型个例具体分析,为今后更好地预报桂东南持续性暴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