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农业科学   28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微型薯繁育过程中马铃薯疮痂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了发病蛭石基质中的疮痂病原菌,并进行了生防菌ZWQ-1水剂+化学药剂的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辽宁本溪微型薯苗床的疮痂病原菌为普通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在29种测试药剂中筛选到了8种对S.scabies有抑菌效果的药剂,其中适乐时0.1 g/L处理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41 mm。微型薯苗床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化学药剂适乐时+ZWQ-1水剂、福美双+ZWQ-1水剂2个组合对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2.60%和57.92%,且福美双+ZWQ-1水剂处理可显著促进植株生长。说明利用菌药协同防治疮痂病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叶锈基因Lr 38的AFLP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几乎在所有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严重时可造成5%~15%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1]。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发现位于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第7组的一条染色体上,并被标定在6 DL上[2],是抗性很强的抗叶锈病基因,国内外至今尚未发现对Lr38有毒性的菌株,是一个应用潜力很大的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禾谷镰刀菌引起,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逐渐加重,对小麦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种类、品种抗性鉴定与开发、病害防控与流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小麦‘TcLr19’抵抗小麦叶锈菌侵染的内在分子机制,挖掘与抗叶锈菌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对接种叶锈菌后的小麦材料‘TcLr19’进行Illumina NextSeq500转录组测序。筛选到差异表达的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genes,DEGs)8970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495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4017个。差异基因通过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s)Pathway富集分析,被归于1 790个GO类别,定位到84个代谢通路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对转录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RT-PCR与RNA-seq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为小麦TcLr19抗小麦叶锈菌新基因的挖掘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张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河北省张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从该地区疮痂病薯病斑上分离并经温室盆栽接种,确定了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序列特征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16S rDNA序列聚类分析,菌株ZJK-851与Streptomyces scabies相似性为99.65%,菌株ZJK-855与S.diastatochromogenes相似性为99.15%,菌株ZJK-854、06-D、M1-2、M1-5与S.europaeiscabiei相似性分别为99.73%、99.44%、99.56%、98.50%;经生物学测试发现,ZJK-851、06-D、M1-2、M1-5不能利用阿拉伯糖、果糖、木糖为单一碳源。张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至少有3种。  相似文献   
6.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38位于中间偃麦草 (Agropyron intermedium)第7组的一条染色体上,是抗性很强的基因,国内外至今尚未发现对 Lr38有毒性的菌株,是一个应用潜力很大的抗病基因。通过对目前已克隆的抗病基因结构分析,大部分抗病基因存在一些保守区域,利用保守域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抗病基因相似序列(Re- sistance gene analogs,RGA),来进行抗病基因克隆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本研究根据已克隆基因的蛋白激酶类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RAF3和RAR4,对TcLr38及感病亲本Thatcher进行PCR扩增,旨在明确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38相关的蛋白激酶,为克隆Lr38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疮痂病菌毒素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离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马铃薯疮痂病菌产生的毒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菌株进行毒素提取、纯化和产毒分析发现各致病菌株均能产生同一类毒素,而非致病菌株均未见毒素产生。毒素的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毒素能使马铃薯薯片和萝卜幼苗产生与病菌作用相同的症状,说明毒素是疮痂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8.
生防菌株Men-myco-93-63发酵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防链霉菌Men-myco-93-63进行了摇瓶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7.5,500ml三角瓶装液100ml,摇床转速200r/min为最适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在优化的培养条件基础上进行了摇瓶中代谢情况的测定,并在摇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30L发酵罐试验,为进一步发酵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病基因克隆对于培育抗病作物品种和研究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从多种植物中成功克隆了48个抗病基因[1]。从这些克隆的基因及其所揭示的产物结构和功能看,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表现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一些区段高度保守[2,3],这一特性使得同源克隆成为可能,目前已广泛用于植物抗病基因及其同源物的分离。其中Lr10是利用该技术获得成功克隆的首次报道[4]。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 ends,RACE),是一种从低丰度转录本中快速扩增cDNA5′和3′末端简单而有效的方…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和定位CIMMYT小麦Kingbird和PBW343中的成株慢锈QTL,以Kingbird和PBW343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多次自交得到的181个F6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材料,种植于墨西哥田间进行抗叶锈病和条锈病鉴定,获得群体的表现型数据。同时利用406个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标记检测181个家系,获得群体的基因型数据。结合表现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利用软件Map manager QTXb20和QTL IciMapping 3.2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个抗叶锈QTL和1个抗条锈QTL,分别位于1A、7DS、5BL、3BS染色体上,解释5.57%、11.94%、5.11%、9.03%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7DS和3BS染色体上的QTL来自Kingbird,位于1A和5BL染色体上的QTL来自PBW343,这些成株慢锈QTL丰富了现有的小麦成株慢锈基因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