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在乡镇尺度厘清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撂荒耕地问题,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产GF-1号遥感影像,耦合撂荒耕地的影响因子及影像波谱信息,以撂荒耕地问题较为突出的四川省武胜县为案例区域,探索应用MaxEnt模型提取常年性、季节性撂荒耕地信息的潜力,揭示撂荒耕地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识别撂荒耕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混淆矩阵总精度大于80%,季节性撂荒耕地面积与统计年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受高程影响,常年性撂荒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超过300 m的丘陵山区,少数零星分散于嘉陵江两岸地势低缓的地区;季节性撂荒耕地各镇均普遍分布,局部呈片状分布特征。在2015—2018年研究时段内,常年性、季节性撂荒耕地面积和撂荒耕地总面积均保持平稳态势。研究认为,MaxEnt模型在提取撂荒耕地信息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常年性与季节性撂荒耕地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前者归因于海拔、交通及灌溉条件,后者归因于海拔、耕作半径和灌溉条件。研究丰富了基于遥感影像提取撂荒耕地信息的方法,增强了撂荒耕地时空分异特征与归因的认知,为乡村耕地合理利用与管理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水肥管理是农业土壤田间管理的重要措施,对农业土壤质量和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以长期施用化肥的稻麦轮作低有机碳含量的犁底层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设置添加畜禽粪肥处理和干湿交替强度处理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水肥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畜禽粪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添加鸡粪肥和猪粪肥处理土壤总AWCD值分别为空白对照的4.5倍和5.9 倍;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干湿交替强度对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表现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激发作用,其中强干湿交替最为明显。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畜禽粪肥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的主控因子,而干湿交替胁迫是第二控制因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畜禽粪肥和干湿交替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中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碳源等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 IKONOS数据 ,绘制了内蒙古准格尔旗五分地沟小流域植被景观图 ,并分析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 :IKONOS遥感数据在大比例尺植被景观制图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格局分析还表明 ,研究区植被景观为典型的人工生态、天然草原和耕地植被的高度镶嵌体 ,人工乔木林是各景观类型中面积最大的一类。整个研究区景观破碎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准格尔丘陵区暖温型草原主要优势植物蒸腾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准格尔丘陵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最西端 ,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 2 0 0 2年 5~ 9月中下旬 ,在自然条件下 ,对准格尔丘陵区暖温型草原主要优势植物种本氏针茅、百里香、牛枝子、糙隐子草和主要生态建设种杨树、榆树、沙柳、中间锦鸡儿的蒸腾耗水特征应用 LI- 1 60 0稳态气孔计同时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 :八种植物的蒸腾速率在各个月份内并不相同 ,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可影响植物蒸腾速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以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为背景,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运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标研究其景观镶嵌结构的数量特征。运用分形理论和相关数量化方法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结果表明:(1)草原景观在其斑块数和面积上虽然仍居首要地位,但其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而且该区原生植被本氏针茅草原只占很小的比重,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人类干扰特征;(2)研究区斑块的多样性程度和均匀度较高,而面积的多样性程度和均匀度较低,同时,典型草原的景观破碎度最大,景观分离度也最大;(3)景观形态上,人工乔木林和耕地的景观形态最为简单,典型草原和人工灌丛这2种景观类型还处于很不稳定的阶段。可以认为,由于研究区的人为干扰比较大,景观结构还不尽合理,因而其原生植被景观的恢复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以2000—2018年南充市水稻抽穗扬花期(7—8月)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数据为基础,通过年距平法、累计距平法提取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时间特征;计算包括市域范围内及周边地区17个站点的多年水稻高温热害累积指数,并借助ANUSPLIN软件进行插值以获得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空间特征;最终结合水稻种植范围、人口数量分布数据以及高温热害风险性分析模型识别南充市各等级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结果表明: 2006年为研究时段极端高温发生最严重的年份,其次是2017年,极端高温发生日数较常年明显偏多。2010年为南充市气温变化的转折点,2010—2018年平均日最高气温明显高于2000—2010年,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大。蓬安县、营山县为遭受极端高温天气最频繁的两个县,其次是高坪区、南部县和西充县。水稻高温热害高风险区在高坪区、营山县分布最多,中风险区在各县均有较广泛分布,而低风险区则集中分布在南部县西北部、阆中市北部和营山县东北部的山地、丘陵。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的识别能为人们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和政府更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与改造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与景观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是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通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分析及景观健康初步诊断,认为由于长期过度垦殖与放牧,研究区景观健康水平较低,因此,需要从土地利用、农业系统、林业系统、牧业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5个方面进行景观健康管理,重建一个稳定、多样、健康的景观格局,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长时序土地利用历史数据,解析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发展大背景下广东省土地利用 结构的变化与转型特征。【方法】借助景观格局指数与 ArcGIS 分析方法,采用结构多样性、集中度分析从类型 与数量刻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弥补均匀时序间隔忽视阶段结构共性的不足,探讨广东省改革开放 35 年来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配置,时段转移与特征,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转变。【结果】近 35 年广东省土地利用组合以“林 地 + 水田”为主,地类结构阶段变化具有明显时间节点(1990、1995、2000 年);据节点划分时序对各阶段地 类转移特征、网格化空间综合动态度动态度进行分析,驱动因子显示常住人口数与地区生产总值(GDP)为核 心驱动力;土地动态监测可深入研究城乡转型背景下人类活动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关系,破解社会发展与土地利 用之间的“困局”。【结论】地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需从阶段性、多样性、复杂性视角下认识,揭示了城 市化进程中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长时序土地利用数量结构、配置演变阶段性特征,对进一步探讨人地耦合关系 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借助3S技术对十里长川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数量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并选用5种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状况。结果表明:十里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程度较高(74.43%),其中农业用地是流域面积的74.39%,占总土地利用面积的99.95%;土地利用/覆盖呈现出高度镶嵌斑块状,内部结构仍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