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3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涤  王贤  刘凡  姚磊 《农业新技术》2001,19(1):17-20
自80年代初开始,“芦荟热”在我国悄然兴起,近几年芦荟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从种植业、产品加工业到消费市场的培育都显示出一定的发展势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里我们就芦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前景、优势条件、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一综述。 1 我国芦荟业发展现状   早在1000多年前芦荟从非洲地中海沿岸传入我国后,就作为中药载入药典史册。   我国的芦荟事业开始于80年代初,近几年随着芦荟的医疗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认可,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芦荟热。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芦荟的推广和应用在我国已渐渐形成了高潮,出现了大批种植者和经营者,在种植技术、芦荟制品加工(包括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方面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规范市场、监督产品质量,2000年9月由国家轻工业局颁布了关于“食品用芦荟制品”和“化妆品用芦荟制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并于2001年2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芦苔制品已有了质量保证的技术依据。但总体来说,我国的芦荟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产业化还未形成。   目前在我国栽培的芦荟品种主要有三个:美国库拉索芦荟(翠叶芦荟)、中华芦荟和日本木立芦荟。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均有栽培,尤以海南、云南、福建、广东等地较为集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芦荟种植面积约为800hm2。芦荟初加工产品主要有凝胶和干粉,深加工产品有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三大系列。现阶段我国芦荟的加工规模较小,国内年产20t原汁的厂家不多,部分干粉还需从国外进口,加工技术水平也不高。目前全球芦荟产品约3000种以上,而我国仅有30余种,与同类产品相比,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因此,我国芦荟的开发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芦荟的多方面功能还没有得以全面开发应用。而且我国的芦荟产品大多属于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特殊疗效的芦荟药品还很少见。  相似文献   
3.
4.
贵州亚热带地区牧草甘蔗生产的优势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牧草甘蔗的产量、品质、季节、适应特点及其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的发展前景等优势的分析,针对牧草甘蔗品种的筛选、改良与饲用问题,结合贵州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贵州亚热带地区发展牧草甘蔗生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白菜为例的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除草剂抗性基因的白菜为例,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展现和分析,介绍了关于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以及目前国际上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一些比较一致的结论。针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结合试验结果,讨论了获得的转基因白菜的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的转bar基因及pinⅡ基因菜薹,进行了外源基因的遗传及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能够稳定遗传。bar基因在 代的分离大部分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也有不符合的群体;pin II基因在 代中稳定表达,但各个株系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各个株系的抗虫效果也具有显著差异,即使具有相同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各个株系,其PIN I/蛋白表达量和抗虫效果也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12个饲用芭蕉芋品种(材料)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育饲用型芭蕉芋新品种,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14~2015年从全国收集的芭蕉芋种质资源中筛选11个芭蕉芋品种(材料),以兴芋1号作对照,进行2 a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QC22植株高大,茎粗,叶片大,生育期较短,出苗较快且整齐,属于早熟品种;QC22产量最高,2 a茎叶及块茎平均产量达到96 300 kg/hm2,比对照增产29.7%;其次是QC53,比对照增产21.4%。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QC22可作为青饲料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拓展蚕桑资源在食品、医药、饲料和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已经成为现代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有赖于现代加工技术的支撑。国内研究者将低温加工技术、微胶囊技术、微生物转化技术等应用于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中,例如蚕桑资源中的蛋白质、油脂等营养成分与花青素、多酚、生物碱、多糖等功能活性成分的分离提纯,桑椹、桑叶和蚕蛹食品的加工、保鲜等,并建立了部分蚕桑资源产品的加工技术体系。本文总结近10年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加工新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果,并探讨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亟待解决与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桑椹的食用营养保健品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和花青素2类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供确定桑椹的采收适期参考。结果表明:2个供试果桑品种的桑椹在成熟期间,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荞麦碱(fagomine)2种生物碱的含量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2种花青素的含量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桑椹成熟前增加缓慢,至成熟后急剧上升;在不同品种同一成熟度的桑椹中,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是果桑品种"大10"高于"69",而DNJ含量和C3G含量均是"大10"低于"69","大10"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高于DNJ含量和C3G含量,而"69"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低于DNJ含量和C3G含量。上述结果提示: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的含量逐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逐渐增多,且2类活性成分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生产上需根据加工桑椹食品的保健功效采收不同品种及不同成熟期的桑椹作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