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新发现的一种的修饰碱基,以低水平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多种细胞类型中。5hmC是10-11易位(TET)家族的酶通过氧化5-甲基胞嘧啶(5mC)产生的。5hmC不仅能够降低MeCP蛋白的甲基化结合结构域(MBD)与甲基化DNA的亲和性,具有潜在的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转录调节功能,而且参与了DNA去甲基化过程。因此关于5hmC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青睐,随着5hmC甲基化分析和检测方法学日益发展,发现5hmC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5hmC在肿瘤组织中含量显著降低,可能成为某些肿瘤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IB多态性与酒依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酒依赖组(80例)和对照组(95例)的DRD2基因TaqIB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酒依赖组和时照组的DRD2基因TaqIB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B2的携带者显著降低其嗜酒的发生率(OR:1.636,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汉族人群中DRD2基因TaqIB多态性与酒依赖存在相关性,TaqIB2等位基因可能是降低酒依赖发病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野生鸟类携带菌的耐药状况,探索其在细菌耐药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野生鸟类石鸡、绯胸鹦鹉、太阳锥尾鹦鹉和黑领椋鸟的新鲜粪便分离4株Klebsiella pneumoniae,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估其多重耐药表型,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细菌全因组关联分析、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分子溯源,系统解析其携带的多重耐药质粒或基因与其宿主、同源质粒间的关联。【结果】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各不相同,来自石鸡样本的分离株S90-2对9种药物耐受,绯胸鹦鹉样本分离株S141对3种药物耐受,太阳锥尾鹦鹉分离株M911-1仅耐受氨苄西林,黑领椋鸟的样本分离株S130-1对所使用的14种药物完全敏感。S90-2属于ST629型,携带blaCTX-M-14fosA6aac(3)-IidblaSHV-11为主的30个耐药基因和携带1个耐药性质粒pS90-2.3 (IncR型)。S141属于ST1662型,携带fosA5blaSHV-217等27个耐药基因,1个质粒pS141.1 [IncFIB(K)(pCAV1099-114)/repB型]仅携带耐药基因adeF。M911-1为新ST类型,携带blaSHV-1fosA6等共计27个耐药基因,其质粒pM911-1.1携带了3个耐药基因。S130-1属于ST3753型,携带blaSHV-11fosA6等27个耐药基因,pS130-1 [IncFIB(K)型]则仅携带一个耐药基因tet(A)。质粒比对表明,质粒pS90-2.3携带的耐药基因片段源自不同的肠杆菌科菌株染色体或质粒。pS90-2.3的同源质粒主要来自人类宿主菌,且主要在中国分布,这些质粒主要细菌宿主为K. pneumoniaeEscherichia coli,且ST11型K. pneumoniae分离株为重要宿主菌。【结论】本研究中来自野生鸟类的多重耐药K. pneumoniae,其耐药基因主要来自质粒,质粒耐药基因主要由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和前噬菌体等可移动元件介导,这些多重耐药质粒与人类的宿主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云南汉族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COMT基因的rs2075507、rs737865、rs4680、rsl65599四个基因位点进行特异性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型。结果:上述4个候选基因中,COMT基因rs737865位点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较酒依赖组高,其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个位点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上述四个候选基因构建出12种主要单倍型(每种单倍型在对照组和酒依赖组中的频率至少有一个大于1%),单倍型A—C—A—A有可能是云南汉族酒精依赖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OR:2.865,P=0.003347)。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2075507和rs737865之间存在着强连锁(D〉0.8)。结论:在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rs2075507、rs4680和rs165599位点与酒依赖无关联性,rs737865C/C基因型可能是酒精依赖的保护因子,可能降低嗜酒的发生率。单倍型A-C-A-A有可能是云南汉族酒精依赖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2075507和rs737865之间存在着强连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云南汉族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COMT基因的rs2075507、rs737865、rs4680、rs165599四个基因位点进行特异性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型。结果:上述4个候选基因中,COMT基因rs737865位点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较酒依赖组高,其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个位点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上述四个候选基因构建出12种主要单倍型(每种单倍型在对照组和酒依赖组中的频率至少有一个大于1%),单倍型A-C-A-A有可能是云南汉族酒精依赖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OR:2.865,P=0.003347)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2075507和rs737865之间存在着强连锁(D>0.8)结论:在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rs2075507、rs4680和rs165599位点与酒依赖无关联性,rs737865C/C基因型可能是酒精依赖的保护因子,可能降低嗜酒的发生率。单倍型A-C-A-A有可能是云南汉族酒精依赖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2075507和rs737865之间存在着强连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