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琳  张艺军  孙槟 《生物磁学》2009,(20):3927-3928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彩色多普勒相结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乳腺癌中,单发病灶83例,多发病灶13例。采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单独诊断乳腺癌80例,诊断符合率83.33%,采用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87例,诊断符合率90.63%。结论:乳腺X线与超声相结合,诊断乳腺癌95例,诊断符合率99.06%,此二种检查综合诊断,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的CT和MR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自1995年1月~2012年10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患者均接受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19~62岁,平均43.4岁。结果:19个病例中14例病灶位于胸部(胸腔或纵隔),2例位于颈部,3例位于腹膜后区,局限型16例,弥漫型3例。CT检查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局限型病灶在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强化程度近似主动脉,弥漫型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中等程度强化,两者在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MR扫描: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1例为中等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方式与CT基本一致。结论:颈部、胸部或腹膜后区的富血供病变,在CT及MRI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应高度怀疑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的横轴位CT表现,并与肝硬化CT表现对照,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血管造影或CTA等多种影像诊断或证实的48例布加综合征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48例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两种病变在横轴位CT表现上的差异,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布加综合征CT表现为尾状叶肿大28例,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的5例(p<0.05);左叶增大在肝硬化患者为40例,高于布加综合征患者的14例(p<0.05)肝脏周边部分及肝内门静脉分支区域在动脉期明显强化21例,门静脉期肝实质呈不均匀花斑状强化为46例,肝硬化患者未见上述表现(p<0.01);侧枝循环中心包膈静脉的开放在布加综合征23例,在肝硬化患者未显示(p<0.01).结论:增强CT的横轴位表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