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降低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同时兼顾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公交相位优先和非公交相位补偿的单点信号优化方法。首先,公交优先算法以交叉口的人均延误模型为目标函数,以遗传算法为求解工具,研究了绿灯延长策略ΔGt和红灯早断策略ΔRt的选取。然后,在实施公交信号优先的后续周期对非公交相位进行补偿,从而降低公交相位优先对社会车辆的影响。最后,以北京市朝阳路与高碑店北路交叉口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交叉口人均延误明显降低,且非公交相位补偿策略使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率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单个交叉口信控是干线和区域协调控制的基础,探索单个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的最优方法,对构建干线和区域协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并对比了Webster方法、ARRB方法、HCM2000方法、延误-通行能力联合双目标方法、基于模糊算法的配时方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配时方法等6种交叉口信号配时经典方法,以实际交叉口为案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定量化评价了不同配时优化方法在非饱和、饱和、过饱和状态下的信号配时优化效果.研究表明,在非饱和状态下,HCM2000方法最优;饱和及过饱和状态下,遗传算法(GA)方法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VISSIM仿真实验环境,实现实时动态交通仿真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VISSIM仿真软件及COM接口二次开发的公交运行状态监测平台。基于VB程序设计语言,选取福州市金山大道为研究路段,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所搭建的公交运行状态监测平台实时获取路段上每一辆公交车辆的运行数据,并将其可视化,通过与传统仿真输出的数据对比,验证了公交运行状态监测平台的有效性,为下一步实现公交运行状态动态控制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考虑中心城区与乡镇居民出行特征的差异,提出一种适用于市域范围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传统四阶段法为基础,分别建立中心城区与市域客流预测模型.中心城区客流独立预测后作为市域客流的一部分参与市域客流分配,分配结果通过反馈机制作用于交通分布模型,循环迭代直至平衡收敛.利用福清市现状基础数据运用TransCAD软件标定模型参数并校验,结果表明,调查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满足预测精度要求.最后采用已标定模型对福清市域轨道线网进行客流预测,结果表明, 3个目标年客流预测结果符合迭代收敛判定标准,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具有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刚性用户是地铁用户群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刚性出行起讫点的识别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类型用户的出行特点,为地铁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提供数据基础。针对现有起讫点挖掘方法指标较笼统、无法针对个体用户出行特征等问题,提出基于自动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数据挖掘的地铁刚性出行起讫点识别方法。首先,在分析AFC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以用户站点序列为媒介,通过用户出行的时空规律识别地铁刚性用户;其次结合刚性用户出行特点,提取刚性出行起讫点属性;最后以北京地铁为例,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探讨北京地铁刚性需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率可达到93. 5%,满足地铁运营和规划的数据要求;北京地铁刚性出行起讫点分布与现状用地属性及客流集散情况相吻合,间接证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