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考虑带有白噪声的Berger方程解的随机渐近性行为, 用渐近先验估计技术和算子分解方法, 通过引入同构映射构造等价过程, 证明随机吸引子在(H2(U)∩H10(U))×L2(U)中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
刘琦  张威  宋安 《山西科技》2010,25(1):40-42
在指出渠化概念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十字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道路十字交叉口渠化方法,并结合长沙市万家丽路的具体情况,对该路段的十字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带有白噪声的Berger方程解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运用渐近先验估计技术和算子分解方法得到了Berger方程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
油罐整体举升中力与应力经验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实验证明,单点提升力和罐壁受力点的应力状况直接关系到油罐举升的安全.为了解决设计和实施油罐举升方案过程中对提升力及罐壁受力点的应力值进行快捷的科学估算问题,以大量的实测数据和现场经验为基础并结合理论计算,对油罐举升过程中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提升力和应力经验公式的推导进行了尝试.在综合修正系数和不均衡系数的求解过程中,尽可能地包容了现场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现场实际工况及观测数据为依据,以确定某水利枢纽关键迎冰部位引航导堤堤头冰荷载问题为目的, 设计并进行了缩尺的冰模拟试验.对试验数据诸如冰速对冰力的影响、冰排作用于垂直面堤头时各向分力的关系比、垂直面与45°斜面冰力关系比以及作用于45°斜面时其水平与垂直冰力的关系比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到初步结论.通过将现有冰荷载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对运用公式确定冰荷载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斜坡堤抗冰结构明显优于垂直结构,它使冰排破坏形式以弯曲破坏为主,大大降低作用在结构上的冰荷载.出于抵抗波浪和冰排的作用,在斜坡表面排放“扭王字块块体”预制件,为维修更换提供了极大方便.试验考察了扭王字块块体在冰排作用下的稳定性和作用于斜坡上的冰荷载.试验结果表明:斜坡角度的设计对降低水平作用的冰荷载直接而有效;扭王字块块体的护坡工艺是实用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了网络模拟器(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 NS2)中新开发的IEEE 802.11协议模块(简称802.11Ext)的模块化设计、累积信干噪比计算、媒体接入控制帧捕获能力、支持多种调制方式、物理层丢包跟踪机制、Nakagami衰落模型等特点,详细阐述了基于802.11Ext模块进行网络模拟时的信号流程。尽管802.11Ext模块在物理层支持多种数据发送速率,但是该模块并没有实现信道自适应的多速率选择机制,鉴于此,研究并实现了802.11Ext模块的信道自适应多速率选择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在802.11Ext模块中实现信道自适应的多速率选择机制后,链路吞吐量提高了4.7倍、分组时延减少88%。  相似文献   
8.
针对渤海SZ36-1油田井口导管架平台的桩腱及其隔水导管群在设计冰况条件下所受冰力进行冰力模型试验,试验表明,由冰的阻塞的堆积引起冰排的组合型式破坏,测得的各种情况下的冰力值均小于原设计冰力,试验遵守模型相似律,试验方案、测量技术及数据分析达到工程要求标准,结果通过技术鉴定和验收,设计部门据此修改原设计冰力的取值,为平台重新送交国际标准检验部门检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流凌开河日期预报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开河机理,结合松花江某水文站的历史资料,建立了该站开河日期预报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了BP算法,采用循环递进的方法建立了实用预测模型.经实际流凌开河日期预报的验证表明,循环递进方法建立的实用预测模型能充分利用预报因子的信息和神经网络方法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预测精度高,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以冰模型试验数据为参照,对数学模型进行调整和验证.在非线性有限元的分析计算中,应用了接触单元,使数学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工况,获得了与试验数据相近的计算结果,并由此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作用于斜面结构物上冰荷载的组成成分,深入解释了冰与斜面结构物作用的机制.模型试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为更深入地研究以数学方法确定冰荷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