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家和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国际无线传感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2009年9月11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3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相聚杭州共同探讨无线传感网的标准、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段永刚、陈伟等提出的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的水平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借鉴Cinco H等人求解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压裂井压力动态的计算方法,建立产能预测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到工程应用计算的方便性与实用性,进一步建立Laplace空间中的计算模型,从而能够在油藏模型中利用大量现存的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及其压力解,通过迭代求解可以获得定产量条件下的井筒流入流率分布、井筒压降分布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修山水电站的地基开挖竣工资料的整理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注气混相驱和非混相驱已成为国内外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大方法之一。注气将改变原有油藏体系的组分、组成等热力学条件,使原油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注气过程中流体相态研究是最基础的油藏工程研究内容,其结果为注气过程油藏开发设计、动态分析等提供基础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黑油油藏注天然气,油藏饱和压力将大幅度地提高,在温度—压力图上表现为泡点线变化大、而露点线变化小。  相似文献   
5.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地了解这门科学,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革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改进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万寿菊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万寿菊挥发油中含有86个化合物,鉴定出65个,由鉴定结果得出结论:万寿菊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斯巴醇、胡椒酮和胡椒二烯酮。  相似文献   
7.
多彩贵州公园省碳酸盐岩层分布面积达73.0%以上,优选其特色景观植物开展防治石漠化栽培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植物资源评价和实地调查比较,筛选出贵州特色景观植物20种,开展了采种育苗、迁地栽培和防治石漠化林业绿化工程应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发现在筛选出的20种植物中,已开展应用栽培的有6种(30.00%),另14种(70.00%)仅有少量中试,尚需扩大试验和推广应用。(2)20种贵州特色景观植物的苗木引种存活率普遍大于采种播种出苗率和应用栽培成活率,除了荔波红瘤果茶和贵州石笔木迁地露地栽培的存活率分别为83.06%和88.26%外,其他都在90.08%以上。(3)在阔瓣白兰花、红豆树、黄连木、清香木、贵州槭、掌叶木、银杏、鹅掌楸、贵州石楠、马蹄决明、灰毡毛忍冬、岩百合等12种植物的种苗繁育、引种栽培和应用试验结果中,苗木引种存活率与应用栽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苗木引种存活率与采种播种出苗率的差异显著(P0.05),应用栽培存活率与采种播种出苗率的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伞花木、贵州红山茶、红花瘤果茶、荔波红瘤果茶、贵州石笔木、香果树、栾树、喜树等8种植物的试验结果中苗木引种存活率、应用栽培存活率和采种播种出苗率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4)在防治石漠化栽培应用试验中的种苗成活率皆未达到极显著(P0.01),表明其筛选植物的苗木就地繁育引种栽培和采集种子繁育种苗栽培的方法皆适合于生产应用;其中阔瓣白兰花、贵州槭、贵州红山茶、红花瘤果茶、荔波红瘤果茶、贵州石笔木、香果树、岩百合等8种植物,采用采集种子异地育苗开展应用栽培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介绍了云南红河马堵山水电站碾压混凝土质量检测与控制的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理学中的植物细胞一章中,内容泛多。大学时期如何有效地抓住主要内容是一个关键。本文从功能到结构角度,系列地介绍该章节中的主要内容以及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万寿菊挥发油 ,采用 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万寿菊挥发油中含有 86个化合物 ,鉴定出 65个 .由鉴定结果得出结论 :万寿菊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斯巴醇、胡椒酮和胡椒二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