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我国土地整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推进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亟须构建土地整治规划新格局,使土地整治规划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当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组已开始着手编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作为关键生态保护区域边界线,生态红线划定当前已经上升为中国国家层面战略部署,然而当前生态红线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如何针对红线区域具体设计法规保障、制定管理规则、限定开发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鉴于英国已经较为成熟的科研专用区相关保护管理的历史经验,梳理和定位了英国科研专用区的3个发展阶段,探讨了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原则、管理机制和实施保障的演变过程,总结英国科研专用区的规划与管理经验,提出了完善法律保障与规程规范、实施统一监管和区域统筹、并行生态补偿与保护自住、签订标准化管理协议、加强公众参与与研讨机制、提升资金保障与使用效率等对我国生态红线区管理与保障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  相似文献   
4.
正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量源泉、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地位。在改造和利用国土的过程中,针对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空间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采取各类措施开展的整治工作,即是国土综合整治的一般界定。国土综合整治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历经起始、发展、演变和延拓4个阶段,在内涵理念上经历了重规划、重协调、重工程与重统筹4个过程,已然成为以服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6.
当前,针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无序等问题,我们应立足基本国情,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注重国土开发的生态文明导向,实施有序有度的国土开发,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辽阔的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共有家园。目前我国存在国土空间开发无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加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等突出问题。我们应立足基本国情,以资  相似文献   
7.
正加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修复,构建以"山为骨、水为脉、林为表、田为魂、湖为心"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未来5年国家土地整治战略部署,确定了土地整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这一土地整治的行动指南,构筑土地整治的美好愿景,需要从多方面多层面开展相关研究和推进工作。提升整治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8.
严金明 《地球》2015,(3):45-47
<正>不久前,中央印发了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工作意见,此举意味着,农村土地改革进入新阶段。本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提出,将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大背景是现在土地增值收益中,农民得到的补偿总体来说偏低,好多地方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因此,这三项制度对农民来说,是利好政策,这意味着,农民的权益能得到更好保障。此外,农民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之中、在农业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土地管理应有理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市化的起飞线。进入城市化的起飞阶段后,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和城镇向外围的扩展,土地的非农化过程也会迅速加快,随之而来的土地非农化与农地竞用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农地保护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测度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状态,为武汉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基于"两型社会"理念,应用改进型熵值法对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趋势逐年提高,其中咸宁、仙桃和潜江市在研究时段内出现波动;2007年在确立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都有了明显提高,武汉市在城市圈内首位度过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城市圈内部各个城市正经历着由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到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增长方式的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