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未经治疗的63个乳腺病变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绘制TIC曲线,测量病灶的ADC值,并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各TIC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ADC值联合TIC曲线综合诊断与TIC或ADC值单独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C值与TIC曲线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鉴别乳腺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脂肪坏死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良性病变,但其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容易造成误诊、误治^[1-2]。随着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房成形术等医源性损伤的增多,以及胸部外伤如运动器械损伤和汽车安全带损伤的增加,使乳腺脂肪坏死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我院近年来收治乳腺脂肪坏死9例,均行乳腺钼钯X线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后病理检查证实,现就其钼钯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作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 )也称内胚窦瘤,是一种生殖细胞源性的高度恶性肿瘤,其预后与临床分期、化疗是否足量、及时有关,故及时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腔内生长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PIVCLMS)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选取2004-2013年台州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腔内生长型PIVCLMS患者4例,均行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和多方位重建。结果 男1例,女3例|年龄47~62岁,平均56岁|肿块直径61~113 mm,平均83.8 mm;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尚清,病灶内均伴多发斑片状液化坏死区,未见钙化及出血密度|增强双期扫描肿块CT值平均升高27.4、18.5 HU。4例病灶皆起源于下腔静脉右前方,2例起源于中段(Ⅱ段),1例起源于下段(Ⅰ段),1例同时累及中段及下段,肿块紧贴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增粗但均无移位,增强扫描管腔消失被不均匀强化软组织填充,1例同时累及左肾静脉,2例伴侧支循环形成。CT所见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CT扫描能客观判断肿块与下腔静脉的关系及肿块本身的影像特点,为术前正确诊断和制定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正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方法。[方法]1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予50.4Gy的处方剂量,分28次完成。依据靶区形状与大小并考虑危及器官耐受量的同时,使用多叶准直器(MLC)预设照射野方向和形状,通过一系列的射野优化与射束调整,获得符合临床要求的正向调强计划。[结果]1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正向调强放疗计划,其适形度CI为0.6-0.8,平均0.71,平均照射野数18个,跳数444。而四野计划的CI只有0.54,正向调强计划提高了靶区适形度CI,且大大降低了危及器官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在高剂量区45Gy、50Gy等剂量水平的相对受照体积。45Gy时,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的受照体积分别降低55%、44%、47%、26%;50Gy时则分别为86%、63%、70%、43%。[结论]宫颈癌正向调强放疗计划优于四野适形计划,可操作性强,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后,通过合理布野,可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密度测量部位选择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50岁以上212人(男96人,女116人)均做了腰椎正位和髋部骨密度测定,测定结果根据T值(T值是将个体骨密度与相应性别和种族青年人的骨密度参考值进行比较)WHO诊断标准诊断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比较不同测量部位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在50~70岁年龄段腰椎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检出较髋部敏感,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在70岁以后,腰椎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敏感性在下降而髋部却大幅上升。结论 在50~70岁年龄段骨密度测定部位应首选腰椎,70岁以后腰椎和髋部均进行测量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