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在腹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多数腹部外科手术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通过先进的腹腔镜录像系统,可获得大量腹内脏器病变的录像资料.充分利用腹腔镜录像资料进行外科临床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生动、全面的疾病相关图像信息,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 12 4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 (PCS)征临床资料 ,探讨PCS的病因和诊断方法以及评价ERC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4例临床诊断为PCS的患者行B超、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以明确病因。结果  12 4例患者插管 ,成功率 93 5 % ,胆管结石 6 8例 ,胆管扩张 4 7例 ,胆管狭窄2 6例 ,胆囊管残留过长及残余小胆囊 11例 ,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内或憩室旁开口 11例 ,胆道未见异常2 3例 ,非胆道疾病 15例。结论 PCS最为常见的病因为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 ,其他较为少见原因包括十二指肠憩室、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胆囊管残留过长、残余小胆囊及非胆道疾病等。ERCP是明确PCS病因较为理想和可靠的方法 ,如结合B超、胃镜检查以及上消化道钡餐 ,可对PCS的病因作出较为全面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很快被患者所接受,并成为目前治疗胆囊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与此同时,LC术中胆管损伤的病例也时有报道.为减少或防止胆管损伤的机会,我们在常规LC的基础上,于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对部分病例采用腹腔镜下胆囊逆行切除的方法共62例,现重点就术中操作的有关问题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胚抗原 (CE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癌组织和淋巴结中CEA的表达 ,放免法检测同期病人血中CEA浓度。结果 血中CEA浓度异常者仅占 34 .4% ,肺癌组织CEA表达阳性率 76 .6 % ,两者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转移淋巴结CEA表达 6 5 .7%。 3例癌栓CEA表达均阳性。Ⅲ~Ⅳ期患者肺癌组织CEA表达高于Ⅰ~Ⅱ期(P <0 .0 5 ) ,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 ,CEA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 (P <0 .0 1 )。结论 作为肿瘤标志物 ,癌组织CEA表达较外周血CEA浓度对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更有价值。作为细胞粘附分子 ,CEA在癌栓形成过程及肺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生化指标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DM)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生化指标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59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骨质疏松组(DM-A1)和合并骨质疏松组(DM-A2),分别测定两组的血钙(Ca)、磷(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睾酮(T)和尿Ca/Cr、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 Cr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DM-A2组与DM-A1组相比,DM-A2组的体重指数、血T低,尿Ca/Cr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体重指数低、血清睾酮浓度低者更易并发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更新,腹腔镜技术Et趋成熟。腹部外科腹腔镜手术已逐渐从简单的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发展到复杂的肝叶切除术、胃次全切除、全子宫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腹腔镜技术不但为现代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手段,而且也为妇产科、泌尿外科、胸科、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与糖尿病(IDM)的关系及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科自2000年7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357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已经广泛开展,我们建立了腹腔镜手术实时多媒体教学培训系统,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讲解与示范形象化、具体化,并在对低年资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生进行腹腔镜手术教学培训、腹腔镜手术新技术推广示范、国内外著名专家手术演示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三镜"在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附38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应用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38例胆囊结石经ERCP检查确诊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患者接受EST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部分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经胆囊管(5例)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8例)治疗.结果 38例患者成功进行"三镜"联合治疗,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并发症,痊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无残余结石和返流性胆管炎.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继发性胆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微创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处理胆囊变异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处理胆囊变异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10年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时遇到的46例胆囊变异病例(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的无胆囊变异的80例LC病例(B组)进行对比.结果 A组有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6.5%),B组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A组(46.7±10.3)min,B组(36.5±4.8)min,P<0.05;平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26.3±6.2)h,B组(25.8±6.1)h,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A组(3.4±0.6)d,B组(3.2±0.5)d,P>0.05.A组有1例发生右肝管损伤,B组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结论 胆囊变异给LC带来一定困难,术中应重视胆囊可能的变异情况,只要能及时发现胆囊变异并采取相应措施,腹腔镜下处理胆囊变异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