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我国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探讨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建立2004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参加治疗的吸毒成瘾人员队列,对参加治疗时HIV抗体阴性者每6个月进行HIV随访检测,计算HIV新发感染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与新发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累计随访检测治疗人员101 821人,发现596例新发感染,HIV新发感染率0.35/100人年(95%CI:0.32~0.38/100人年)。少数民族治疗人员新发感染率较高(最高3.21/100人年),文化程度低者新发感染率较高(小学及以下0.58/100人年)。不同地区新发感染率不同,最高省份为1.83/100人年。62.1%的感染发生在治疗最初的1年中。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女性(HR=1.290,95%CI:1.058~1.574,P=0.012)、少数民族(HR=2.861,95%CI:2.363~3.463,P<0.000 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HR=1.765,95%CI:1.465~2.12 7,P<0.000 1)、注射吸毒(HR=3.302,95%CI:2.504~4.354,P<0.000 1)、共用注射器(HR=1.943,95%CI:1.622~2.326,P<0.000 1)会增加治疗期间HIV感染的风险,参加治疗时年龄较大者感染风险较低(每增加1岁HR=0.980,95%CI:0.968~0.992)。结论我国参加MMT吸毒人员HIV新发感染率的民族和地区差异大,主要发生在参加治疗的前几个月,女性、少数民族、低文化程度、曾注射吸毒和共用注射器会增加治疗期间HIV感染的风险,参加治疗时年龄较大者感染风险较小。具有这些特征的吸毒人员在入组治疗时,要给予特别关注,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脑组织中肠道菌群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选取20只6周龄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0)和1型糖尿病模型组(DM组,n=10)进行处理。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T1DM小鼠,造模成功8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随后收集小鼠脑组织采用宏代谢组学检测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并分析差异代谢物以及代谢通路。结果 STZ腹腔注射后8周DM组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受损,表现为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01),平均游泳距离显著增加(P=0.001),目的象限所在时间(P=0.043)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04)。采用宏代谢组学鉴定了脑组织中123种肠道菌群代谢物并发现了谷氨酰胺(Log2FC=0.262,P=0.002)、酒石酸(Log2FC=0.847,P=0.017)、乳酸(Log2FC=0.326,P=0.002)和间氨基苯甲酸(Log2FC=1.028,P=0.046)、3-氨基异丁酸(Log2FC=-1.466,P=0.049)、葡萄糖酸内酯(Log2FC=-0.796,P=0.043)和苏糖酸(Log2FC=-0.310,P=0.042)、吲哚乳酸(Log2FC=-1.252,P=0.030)、酮亮氨酸(Log2FC=-0.922,P=0.040)、3-羟基丁酸(Log2FC=-0.372,P=0.009)以及肉豆蔻酸(Log2FC=-0.563,P=0.035)11种显著差异代谢物,涉及14个主要相关代谢通路,包括嘧啶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短链脂肪酸代谢等。结论 DM小鼠脑组织中多种肠道菌群代谢物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靶向肠道菌群及其相关代谢通路有望成为治疗T1DM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波兰科学家近日宣布 ,他们用脐血干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脑细胞 ,这将有助于治疗帕金林氏症、脑震荡等疾病 ,修复脑部损伤。脐血干细胞曾被医生们用来对白血病和淋巴癌患童进行治疗。当病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植入这种细胞以后 ,它们会自动变成造血细胞 ,并将帮助人体重新建立免疫系统。研究证明 ,脐血干细胞也具有和骨髓干细胞等相似的功能 ,将来还可能在实验室里用脐血干细胞培育出其它类型的细胞。但目前必须弄清控制细胞发育的机制 ,这样才可以在今后通过它们在实验室里制造出需要的组织 ,或者使病人肌体中的内脏器官得到受控再生。(海农摘自 …  相似文献   
5.
6.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 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 人类基因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人类基因组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7.
8.
现在乳腺癌的病人可以接受系统严格的治疗,但是治疗方法却多种多样。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英特网和医药公司许多新药得到广泛的应用,一些新的药物已经成为新的治疗方案中的固定组成成分。因此,有必要建立关于转移乳腺癌的系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