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我们对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放疗知识充分了解,调整不良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种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其靶区以及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为最佳的放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左侧乳腺癌患者35例,经CT扫描后图像传至Eclipes计划系统并经同一医师进行靶区勾画。每位患者靶区均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设计分别为常规6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6F-IMRT)、7野分割式调强计划(7F-TSP)、8野改良版调强计划(8F-ITSP),利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VH)对比分析3种计划靶区和OAR剂量学差异。结果 三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分布均满足临床要求,三种计划D98%、D2%、D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F-IMRT计划的HI、CI优于7F-TSP和8F-ITSP(P<0.05),6F-IMRT计划的跳数(MU)低于其余两种计划(P<0.05);靶区剂量学参数在7F-TSP与8F-ITSP两计划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计划的OAR剂量学参数6F-IMRT计划的左侧肺V5、右侧乳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例食管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脑转移的6例食管癌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分期均为III‐IV期。单发脑转移者2例,多发脑转移者4例。6例患者均接受颅脑放疗或放化疗治疗。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6个月,2例单纯脑转移不伴有其他脏器远处转移的患者生存期17.5个月,颅内多发转移瘤的患者生存期7-18个月。结论食管癌脑转移以男性多见,与分期及H ER‐2过表达相关,治疗上应采用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远处淋巴结转移、颅外转移及患者年龄可能为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与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是否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方法:流感病毒及经紫外线照射后的病毒分别以20m.o.i.感染Hela细胞,于不同时间取细胞分别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定量分析。结果:流感病毒作用于Hela细胞后6h电镜下即可见细胞凋亡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百分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于12~24h达高峰,流感病毒诱导凋亡百分率最高达40.2%,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最高达16.4%。结论:流感病毒与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均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但流感病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要比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强。  相似文献   
5.
张进  兰卫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5X):150-150,155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与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是否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方法:流感病毒及经紫外线照射后的病毒分别以20m.o.i.感染Hela细胞,于不同时间取细胞分别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定量分析。结果:流感病毒作用于Hela细胞后6h电镜下即可见细胞凋亡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百分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于12~24h达高峰,流感病毒诱导凋亡百分率最高达40.2%,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最高达16.4%。结论:流感病毒与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均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但流感病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要比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流感病毒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同时放化疗中有关剂量指标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对46例肺癌患者采用3DCRT技术常规分割放疗,同时予TP/EP方案全身化疗。观察全周食管受照射量≥50Gy(LET50)的食管长度及全周食管受照射最高剂量(Dmax)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关系。结果LET50≤3cm、3~6cm、〉6cm者1、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3%(3/9)、41%(9/22)、53%(8/15),3级分别为0%(0/9)、9%(2/22)、20%(3/15),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ax为450Gy、50-60Gy、〉60Gy者1、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0%(4/10)、43%(12/28)、40%(4/8),3级分别为10%(1/10)、11%(3/28)、13%(1/8),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同时放化疗中全周食管受照射量≥50Gy的食管长度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有关,LET50越长、发生率越高,且3级以上增加更明显;全周食管照射最高剂量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无明显关系,但3级以上急性食管损伤发生率随Dmax增大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子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纳米技术是明天的主流技术,是一个能带来更美好生活、潜力巨大的新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近年来,分子纳米科技快速向生物医学领域渗透,纳米生物医学正在迅速形成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将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技术和视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pcDNA3.1-DLC-1重组质粒并转染至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Calu-6细胞,采用Western...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桃江县肿瘤医院2003-2006年度收集到的196份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6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共涉及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为头孢曲松钠56例、青霉素类58例和头孢噻肟钠19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重视ADR的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过程中再次CT 定位及相应放疗计划修改对肿瘤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放疗过程中进行再次定位,根据肿瘤及肺体积变化,修改放疗计划,通过拟合两次计划,分析叠加的剂量体积参数,与不修改的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结果放疗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为(20.0±4.2)次,计划修改后G T V缩小了(71.98±34.6) cm3,且 G T V 变化与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06。最初设计的总计划与再次C T设计的计划拟合后患侧肺和全肺的平均受量分别下降了(4.6±10.1)%、(4.1±8.7)%,P值分别为0.03和0.02。拟合叠加计划与初次总的计划比较,心脏的V30受照射剂量下降了(2.68±1.3)%,脊髓的Dmax下降了(12.4±2.8)%。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中肿瘤体积发生退缩,可以适时地修改放疗计划以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从而可以推量照射以提高肿瘤的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