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宫腔镜冷刀系统对拟行辅助生殖助孕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拟行辅助生殖的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冷刀组及电能量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资料,并随访患者的妊娠结局。  结果  (1)共收集120例患者,其中冷刀组60例,电能量组60例。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冷刀组行2次手术后宫腔形态及内膜恢复达移植条件的占比:63.3%;电能量组占比:43.3%。术后妊娠时间冷刀组的中位妊娠月份为2.5月,要早于电能量组1月。(2)对于宫腔粘连的程度,冷刀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电能量组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中度宫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电能量组的重度粘连病例行2次手术达移植条件的患者为所有分组中最低,仅占7.7%。   结论  对于需行胚胎移植的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运用宫腔镜冷刀系统手术安全、有效,且分解粘连达到满足行胚胎移植的内膜条件的手术次数相对电能量器械要更少。而对于移植后妊娠率来说,手术的方式及宫腔粘连的程度均不对妊娠率及活产率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钩椎关节作为颈椎所特有的结构,其发生、发展和发育直接影响着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也与颈椎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深入了解钩椎关节的发育特点对颈椎病的发病类型、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的:利用影像学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不同年龄段的颈椎钩突相关夹角进行大样本测量和观察,旨在揭示其随年龄和椎骨增长变化的特点,以及与颈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将收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447例完整颈椎节段CT影像学资料的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后处理,并进行钩突夹角、钩突矢状位角测量,按照性别、年龄、侧别分组。结果与结论:①钩突夹角随椎序的增加呈V字形增长,其最低峰值位于C5处;总体随年龄的增长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30-39岁年龄范围内;②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的增加呈鱼钩样增长、总体随年龄的递增也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20-29岁年龄范围内;钩突夹角与钩突矢状位角在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提示钩突夹角随椎序递增呈V字形增长;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递增鱼钩样增长,而2个夹角随年龄的增长总体呈尖峰状,钩突夹角在131°左右,可能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位角在14°左右,可能对限制颈椎过度旋转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肺癌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年均增长率达1.63%[1],80%以上肺癌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而失去最佳手术时机[2]。临床放、化疗的发展虽对提高其生存率起到重要作用,但因肺癌多见于老年人而身体条件较差,常合并各种基础性疾病,因此,对放化疗耐受性较差,探索更加可行、有效的其他治疗方法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25 I粒子植入是肺癌局部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而联合高频热疗会增加治疗效果而使患者获益也得到相关研究的证实,该技术方法的安全、成功实施,需要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配合,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成功实施35例中晚期肺癌125 I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手术安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通过建立米格列奈在健康人群体内群体药动学模型(PPK),探究米格列奈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评价米格列奈的临床药动学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2名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剂量给药试验,受试者口服米格列奈钙片10 mg后,利用LC MS/MS法测定米格列奈血药浓度,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NONMEM) 程序中的条件一级评估算法(FOCE) 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评价人口统计学指标、生化指标等固定效应因素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建立米格列奈群体药动学模型,并用Bootstrap和VPC法验证。结果:米格列奈在健康人体内药动学可用一室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符合指数模型。米格列奈最终的群体药动学参数 CL/F、表观分布容积( V/F ) 和吸收常数(Ka )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2.4 L·h-1( 24% )、9.82 L( 4% ) 和6.46h-1 (14% )。肌酐清除率(Ccr)因素对 CL/F 有显著影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因素对 Ka 有显著影响。结论:肌酐清除率CCr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米格列奈的群体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PPK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服用米格列奈的个体及群体药动学参数,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动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硼替佐米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异戊醛与R-(+)-苯乙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加成、催化氢化和成盐得到中间体5;另外以L-苯丙氨酸为原料,经酯化、酰化及水解得中间体9;最后中间体5与中间体9经缩合、水解制得目标产物硼替佐米,总收率38.2%(以异戊醛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口地区少年儿童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本地区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国家研究此方面的课题提供资料数据对比,对今后研究青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对海口市112例少年,年龄12~14岁,其中男生61例,女生51例儿童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其左手桡骨远端的BMD。每次测量前进行仪器性能校正检测,并由同一人负责测量。测量对象取坐位,左臂平放,测量其左手桡骨远端1/3BMD,测量时保持标准体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的BMD也随之增长;但其运动时间、睡眠时间及营养状况的重视程度却逐年下降。结论运动、睡眠及营养状况是少年儿童骨密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海口地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期提高骨密度的重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7年1月-2018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39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90岁,中位年龄52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标本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情况以及EGFR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情况,分析HMGB1蛋白与EGF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根据HMGB1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质表达状态分为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比较4组间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观察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蛋白阳性、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蛋白阳性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乳腺癌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314/392)和15.1%(59/392),EGFR蛋白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53.6%(210/392)。(2)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56.1%(176/314),高于细胞核HMGB1蛋白低表达的EGFR蛋白阳性率43.6%(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和EGFR蛋白阳性呈正相关(r=0.100, 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66.1%,39/59),高于细胞质HMGB1蛋白阴性的EGFR蛋白阳性率(51.4%,1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和EGFR蛋白阳性表达亦呈正相关(r=0.106, P<0.05)。(3)HMGB1蛋白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68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265例、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49例,4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2.6%(29/68)、53.6%(142/265)、50.0%(5/10)、69.4%(34/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2, P<0.05)。(4)392例乳腺癌病例中,235例获得了预后生存分析资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3~80个月,平均60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在235例患者中,5年累积生存率为90.6%,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81.3%。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且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5.2%,低于其他患者的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5)。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9.1%,与其他患者的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2.2%,5年累积生存率为83.3%,分别低于其他患者的82.0%、9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70、1.307,P值均>0.05)。结论 细胞核及细胞质HMGB1蛋白的表达均与EGFR蛋白表达正相关,并且细胞核或细胞质HMGB1蛋白与EGFR蛋白同时高表达的患者有更低的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和5年累积生存率。同时抑制HMGB1和EGFR可能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Graves病用131I治疗与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的疗效差异,比较131 I联合泼尼松龙片在Graves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行131 I治疗的两组Graves病患者.A组给予131 I二周后,给予泼尼松龙片5mg,1次/日,口服,共6周.B组给予131I治疗,不给予泼尼松龙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依病情给予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愈率、治愈所需的时间,治疗过程中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使用的剂量.结果 联合运用泼尼松龙的A组治愈率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对症处理所需的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龙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显著,能较快的改善自觉症状,减少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胸苷激酶基因(TK)自杀基因并测定其结构,为该自杀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方法以人类单纯疱疹病毒Ⅰ(HSV1)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出约为1 100 bp TK基因,定向克隆到载体PEGM-T,构建克隆载体。两端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NotⅠ、XholⅠ酶切位点,经PCR及酶切鉴定初步证实为重组体后,测序认证。结果经PCR、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完成TK基因的构建,同源性高达98.70%,完全具备表达该目的基因的要求。结论成功扩增出TK基因,为继续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