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大鼠胸主动脉及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8~9月龄)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白藜芦醇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正常饲养至21月龄;各给药组大鼠分别从18月龄开始药物干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76、1 152、2 305 mg/kg,白藜芦醇组给药剂量为50 mg/kg,模型组按体重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3个月;同时以10只SD雄性大鼠(3月龄)作为青年对照组(青年组)。应用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血管形态的改变,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特异染色法计算蓝染组织比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骨架蛋白F-actin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骨架蛋白F-actin和SM22α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内膜损伤且不光滑,中膜明显增生且排列紊乱,弹力板扭曲、断裂、结构不完整,外膜增生明显,SA-β-gal染色组织蓝染比率明显增加(P0.01),F-actin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SM22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血管壁内皮轻度受损,弹力膜结构较完整,中膜及外膜厚度明显降低(P0.01);SA-β-gal染色中药中剂量及白藜芦醇组蓝染比率减少(P0.05),而中药低、高剂量蓝染比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F-actin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蛋白表达方面,中药中、高剂量组及白藜芦醇组F-actin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中药低剂量组改变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SM22α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细胞骨架微丝蛋白F-actin形态及蛋白表达在衰老过程中改变明显,其相关蛋白SM22α蛋白表达亦改变明显,可能共同参与了血管老化的进程;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管老化,且对于血管F-actin和SM22α蛋白有明显干预作用,可能间接通过此作用延缓了血管老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老龄大鼠免疫器官功能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SD大鼠,饲养至18~19月龄,建立自然衰老大鼠模型。按体重水平分层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衰老模型组、人参三七川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2 305.64,1 152.82,576.41 mg·kg-1)和白藜芦醇组(50 mg·kg-1),另设2月龄SD大鼠做为青年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进行旷场实验,记录大鼠跨越方格总数和总行径距离,检测大鼠血清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自然衰老组大鼠跨格总数减少(P0.01),总行径距离减少(P0.05),血清ROS含量增高(P0.01),胸腺系数和脾脏指数下降(均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跨格次数和总行径距离均有增加(P0.05);血清活性氧族(ROS)含量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可以增高大鼠的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均P0.01),中药中剂量组可以增高大鼠的胸腺系数(P0.05)。结论: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精神迟缓状态,增强其空间探索性,同时能够提高免疫器官功能和降低血清活性氧含量。  相似文献   
3.
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复制性衰老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架蛋白微丝F-actin和G-actin的影响。以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作为研究对象,复制性衰老9代细胞作为衰老模型,实验分为青年组(5代细胞)、模型组(9代细胞)、中药低剂量组(100 mg·L-1)、中药中剂量组(200 mg·L-1)、中药高剂量组(400 mg·L-1)及白藜芦醇组(10μmol·L-1),药物干预时间为48 h。应用β-半乳糖苷酶特异染色法计算蓝染细胞比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F-actin和G-actin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F-actin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给药组及白藜芦醇组可以有效的降低β-半乳糖苷酶染色蓝染细胞数量,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少G0/G1期的细胞数量,同时增加S期的细胞数量,减少F-actin蛋白的表达量及应力纤维的形成,且药物干预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复制性衰老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以作为衰老研究的模型,细胞骨架微丝蛋白G-actin和F-actin形态及蛋白表达在细胞衰老过程中改变明显,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细胞G-actin和F-actin有明显干预作用,其可能间接通过此作用延缓了血管老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衰老是细胞清除代谢废物的功能降低,导致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过度积累,从而使生命体的生存能力降低。自噬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途径,可以分解受损的蛋白和细胞器进行能量循环利用,并可参与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不同,将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其过程分为诱导、核化、自噬前体的延伸及蛋白降解再利用。自噬的信号通路与衰老的调节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因此细胞自噬的水平与衰老密切相关,衰老进程中自噬水平降低,且自噬水平的降低可加速衰老进程,同时自噬水平升高可以延缓衰老,就是说自噬对于衰老的进程有调节作用,并分别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热量限制等方面探讨自噬调节衰老的机制。另外,中医药对于自噬及其对衰老的调节方面的研究仍为起步阶段,但从理论研究及药物实验等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薛己(约1488-1558),字新甫,号立斋,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对内、外、儿、五官、针灸诸科均有较高造诣.薛氏受张元素、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影响,重脏腑经络辨证,擅长运用砭灸药结合治疗儿科、五官科等疾病.在此结合薛氏医案,探讨其治疗喉痹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复制性衰老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骨架蛋白相关蛋白平滑肌22α(SM22α)的影响。方法:以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复制性衰老9代细胞作为衰老模型,实验分为青年组(5代细胞),模型组(9代细胞),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低、中、高(100,200,400 mg·L-1)剂量组及白藜芦醇组(10μmol·L-1),药物干预时间为48 h。采用β-半乳糖苷酶特异染色法计算蓝染细胞比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SM22α形态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G0/G1期数量增多,S期数量减少,且β-半乳糖苷酶染色蓝染数量减少(P0.01),符合衰老模型特点,且SM22α染色模糊暗淡,边缘不显,荧光强度明显减弱,SM22α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后,可以有效的增加β-半乳糖苷酶染色蓝染细胞数量,减少G0/G1期的细胞数量,同时增加S期的细胞数量,增强SM22α荧光染色强度,使得SM22α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复制性衰老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以作为衰老研究的模型;骨架蛋白相关蛋白SM22α的形态、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在细胞衰老过程中改变明显,其可能与骨架蛋白一同参与了平滑肌细胞衰老的进程;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老化,且对于SM22α有明显干预作用,并可能通过此作用及对骨架蛋白的作用一同延缓血管老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