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玉格  高沁怡  王霜  赵用 《同位素》2008,21(3):140-145
目的:应用脑血流SPECT显像一日负荷法,评价眼针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即时疗效。方法:对照组20人,均为健康人,脑梗塞组10人,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塞患者,两组均先后两次接受99mTc-ECD SPECT显像,利用图像减影技术及局部感兴趣区半定量分析法,观察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结果:对照组针刺后额叶、颞叶、基底节和小脑皮质增高为主。脑梗塞组静息状态下18处脑血流分布低下,针灸治疗后,16处病灶脑血流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改善。额叶和小脑病灶对眼针的反应性较高(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5.15%和平均改善率53.06%);基底节和颞叶对眼针的反应性相对稍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1.79%和平均改善率36.67%)。结论:一日法99mTc-ECD SPECT脑血流显像对评价眼针治疗脑梗塞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鹏  高沁怡  尹雅芙  李亚明 《同位素》2010,23(4):242-246
采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了评价。27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存在脑血管狭窄,并行脑CT、MR及99Tcm-ECD SPECT检查。10例患者施行狭窄处支架成形术,其中7例患者于术后3~6个月复查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通过半定量分析法对比手术前后缺血灶感兴趣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与小脑rCBF比值的改变,评价术后局部脑血流改善状况。结果显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较MR、CT显像能显示出更多的缺血区域,但基底节和室旁白质除外;7例进行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其术前SPECT反映17处缺血区与同侧小脑rCBF比均数为73.42%,术后为80.67%,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以上结果提示,99Tcm-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脑缺血病灶反映较为敏感,并能很好地评价施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脑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3.
探讨103Pd支架预防经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分流道狭窄的效果.健康乳猪18只行TIPSS,术后分为两组,分别置入103Pd支架和普通支架.并于术后4周、8周行血管造影、病理解剖和光镜管腔面积检测.门静脉造影显示4周时放射组2例、对照组3例狭窄;8周时放射组全部闭塞,对照组部分狭窄.术后4周肝实质段支架内径组织增生厚度(12.95 MBq组)为3.64±1.01 mm,对照组增生厚度为2.24±1.02 mm,两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表明,9.25和12.95 MBq103Pd支架均未能抑制TIPSS分流道术后狭窄.  相似文献   
4.
通过手术将103Pd支架置入犬胆管,观察犬胆管受内照射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改变,了解凋亡在胆管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基因的调控。结果显示:1术后30天,103Pd支架组胆管最大内膜厚度显著降低,普通支架组和103Pd支架组胆管最大狭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4.73%和17.6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管腔周长及胆管腔面积均比普通支架组明显增加(P<0.01)。2103Pd支架组胆管平滑肌细胞FAS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的表达均较普通支架组明显。3103Pd支架组FAS和Csapase-3在犬胆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平滑肌细胞凋亡一致。4103Pd支架组BCL-2在犬胆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凋亡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可通过Caspase-3的激活诱导犬胆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预防胆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应用核素淋巴结显像确定前哨淋巴结(SLN),探讨其在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的价值。对15例宫颈癌患者先行核素淋巴显像,18h内行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用7探测器找出比周围放射性计数高出10倍以上的区域即为前哨淋巴结区,并将该区的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做HE染色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5例病人中14例检出SLN,占93.3%,共取得淋巴结217枚,其中SLN18枚;术后经病理证实1枚SLN确诊为淋巴结转移,其余17枚为阴性SLN,再行免疫组化均为阴性。其灵敏度为100%,准确度为92.9%,阴性预测值为100%,假阴性率为0。以上结果表明,前哨淋巴结核素显像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清除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甲状腺核素显像、血清TSH及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89例患者的141个甲状腺结节,将核素显像、血清TSH水平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素显像冷结节恶性率为35.3%,实性冷结节恶性率达57.1%,核素显像与血清TSH水平相关,热结节TSH水平低,冷结节TSH水平高(P0.05)。TSH水平升高伴随着恶性率增高(P0.05)。冷结节中恶性结节TSH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5),TSH诊断甲状腺癌最佳界值为1.695mIU/L,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3.8%、77.3%。实性冷结节中TSH诊断甲状腺癌最佳界值为1.675mIU/L,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3.3%、100%。热、温、凉结节中良恶性结节的T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核素显像有助于评价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和形态特点,结合血清TSH检测及超声检查,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 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追踪观察1228例甲亢患者两个阶段不同剂量131I治疗后的效果,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第一阶段治疗剂量为3.7-4.4MBq/g,第二阶段治疗剂量为2.59-2.96MBq/g,结果表明,剂量大时,一次治愈率比较高,但甲减的发生率也比较高,剂量小时,一次治愈率下降,所引发的甲减发生率也下降,提示今后在治疗甲亢时,应充分考虑适应症的选择,甲状腺大小估计,个体敏感性和甲亢的自然病史等方面因素,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