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热电偶毫伏信号发生器,利用上位机软件LabVIEW的计算优势,将所需的温差转化为相应的热电动势大小,并通过USB或串口发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12位DAC转换电路输出相应的电压。测试表明,采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种类型的热电偶信号产生,精度可达±0.1℃,适用于一般的热电偶测量仪表的校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温度范围进行调节,同时支持多路独立输出,提高了校准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奇异点奇异性指数(Lip指数)作为信号包络的特征识别指标,提出了一种对调制类型信号的诊断方法,并指出信号的包络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较有效的方法.同时,以某型舰用电动阀为例,对故障前后的信号作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单纯用时域或频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频谱分析的机电设备状态检测诊断系统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钳形电流变送器获得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算法分析和软件设计方法,指出了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从核电站压水堆动力装置在运行中△T超温度/超功率保护功能出发,介绍了压水堆△T超温度/超功率保护系统,分析了确定极限限制线以及保护区的方法,并对此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将灰色预测理论与常规PID控制结合,对灰色预测PID控制在稳压器压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传统压力控制系统的反馈回路中添加了灰色预测控制器,该控制器以灰色GM(1,1)模型为基础,用被控量的灰色预测值替代当前测量值进行超前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灰色预测控制算法设计的稳压器压力控制系统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反应堆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在核能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实现操纵员与反应堆间的远程控制,又可以为反应堆操纵员提供运行支持,同时人力资源方面也可以优化,简化操纵员配置;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计算机开发人机界面进行控制系统信息交互的方式逐渐成为控制领域的主流;主要研究通过In Touch进行核反应堆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开发设计,模拟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的参数监控、异常参数的语音报警、诊断处置等,为今后的核反应堆控制系统人机界面优化提供借鉴,使核反应堆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更加完整、合理、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将多层流模型(MFM)和符号有向图(SDG)相结合,对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的报警信号进行分析。利用MFM对核动力装置进行抽象、分层,运用SDG的理论对MFM中的设备符号进行逻辑分析。对二回路系统的两种故障状态进行报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准确地判断源故障,清晰显示报警信号传递路径,有助于操纵员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针对核动力装置故障状态下征兆参数呈现出的灰色特征,提出将灰色聚类分析模型用于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采用了两种方法构造聚类模型。其一,基于AB0型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聚类模型主要通过核动力装置待检序列与标准故障模式序列间的AB0型关联度排序来分析故障类型;其次是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分析的聚类模型主要由核动力装置待检序列与标准故障模式序列间的聚类系数值分析故障类型。以蒸汽发生器典型故障为例,验证了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用于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灰色聚类分析建模简单,可以实现故障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采用神经网络来对反应性进行辨识,辨识的结果可与其他反应性测量方法结果相互比较以降低物理启动的风险.神经网络的训练采用一阶梯度优化算法,利用点堆中子动力学模型产生训练样本.分析了正常物理启动时中子的倍增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推广能力,能有效辨识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输入/输出作图法能根据模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的关系对电路进行故障检测。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根据模拟电路中元器件工作寿命、故障率等不同的特性,对电路中故障进行定位。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的方法,并在自动频率控制电路进行了举例验证,证明该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