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产β-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固态发酵酶解虎杖中的虎杖苷,以提高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影响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固态堆积发酵工艺条件(温度、湿度、菌龄和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42℃,湿度1.85∶1、菌龄42h、接种量1.8%,在此条件下,发酵48h后,白藜芦醇含量提高为1.52%,是未进行固态发酵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的4.47倍。优化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能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虎杖中获取白藜芦醇的得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黑曲霉固体发酵法酶解虎杖中的虎杖苷,以提高从虎杖中获取白藜芦醇的得率.分别对固体堆积发酵条件:菌龄、温度、接种量、水料比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正交法对4因素进行组合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40℃,水料比2∶1(g∶g),接种量1%,菌龄40h;此条件下,发酵48 h,虎杖中白藜芦醇得率提高到1.48...  相似文献   
3.
冰糖脐橙皮中果胶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分别采用混合盐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对从冰糖脐橙皮中提取果胶的条件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实验分别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2种工艺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应用苯酚—硫酸法直接快速测定灵芝多糖提取液中的多糖含量,并对影响灵芝多糖提取的因素进行单因子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灵芝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灵芝多糖最优提取条件为:温度90℃,时间3.5 h,料水比1∶30。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快速且准确。  相似文献   
5.
冰糖橙和冰糖脐橙的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冰糖橙比较,冰糖脐橙的果实成熟期比冰糖橙晚10~15 d,果实增大,平均单果重增加,果实整齐度提高,果皮薄而光滑,呈橙黄色,肉质细嫩,化渣,果汁增多,总糖含量略低,总酸含量增高,与冰糖橙有较显著差异,风味加浓,果实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6.
板栗空苞现象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板栗空苞有显著的相关性,正常板栗GA1+3值花后一直上升至25d出现明显峰值,且在花后10d至25d增加非常明显,空苞板栗GA1+3值没有明显增长,花后GA1+3含量快速上升并达到一定的值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正常板栗花后iPAs值持续增长至25d出现峰值,空苞板栗其值在花后15d内缓慢下降,后持续明显地下降。可见花后iPAs含量上升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花后ABA含量降低有利于板栗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7.
着重概述了几种主要宽皮柑橘的特点,以及在种质资源保存、鲜食、加工和旅游观光等方面的用途。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RAMP、REMAP等)、基因工程技术及细胞工程技术在宽皮柑橘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产纤维素酶微生物发酵转化虎杖提高白藜芦醇收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生物发酵法酶解虎杖,可以提高从虎杖中获取白藜芦醇的得率。通过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含纤维素酶菌株,获得一株可以直接作用于虎杖的优良菌株。分别对固体堆积发酵条件:菌龄、温度、接种量、湿度进行单因素优化,与植物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相比,发酵后白藜芦醇提取率提高至1.45%。  相似文献   
9.
家蚕茧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显现不同颜色,不同荧光色蚕茧因茧层胶着情况不同而影响到水分的渗透。研究水分在黄色和紫色荧光茧茧层的渗润性,建立能有效提高不同荧光色茧茧层渗透均匀性的工艺技术。在恒湿恒温条件下测试2种荧光色蚕茧与25℃液滴水的瞬间接触角值及液滴随时间的形态变化,并改变水温为20℃、30℃、40℃、50℃、60℃、70℃、80℃,测试不同水温液滴的张力,记录不同水温的液滴与茧层的接触角值。结果表明:不经任何工艺处理的2种荧光色蚕茧均表现出抗湿润性,但黄色荧光茧茧层的抗润湿性显著小于紫色荧光茧的抗润湿性;当水温上升时,液滴水的张力逐渐减小,而液滴与茧层的接触角增大,液滴渗透效果显著变好。进一步结合实际渗透工艺,选用主要成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助剂JFC为渗透剂,当在水中加入0.1%JFC时,液滴水能完全渗透到黄色荧光茧茧层之中,对紫色荧光茧茧层的渗透效果也有所提高,但仍不能被完全渗透。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在渗透前工艺中对干茧采用荧光分色,可通过测量液滴与茧层表面的接触角的方法,直观地表征水分对不同荧光色蚕茧的渗透效果,从而利于对不同荧光色蚕茧采用适合的煮茧工艺条件;升高水温和加入渗透剂均可提高液滴水对茧层的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触蒸前处理是用饱和蒸汽对煮茧前的干茧进行湿热处理的一种处理工艺。在外界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设置65、85、105℃的触蒸温度,对干茧分别进行20、40、60 min的触蒸前处理,再把经触蒸后的蚕茧和未触蒸的干茧同时进行真空渗透处理,测试经不同触蒸工艺条件处理后茧层表面与液滴的瞬间接触角值,观察茧层表面与液滴的瞬间接触形态,以及比较触蒸或未触蒸渗透处理后的茧层接触角变化,探究接触角与触蒸蚕茧润湿效果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对干茧的触蒸前处理工艺中,以105℃作为触蒸温度并控制触蒸时间为60 min时,蚕茧茧层表面与液滴的瞬间接触角值最小,且茧层表面与液滴的接触面最大;触蒸前处理蚕茧经真空渗透处理后,茧层表面与液滴的瞬间接触角值明显比未触蒸直接渗透处理后的茧层接触角值小。试验结果显示:在触蒸工艺中适当升高触蒸温度和延长触蒸时间,能改善茧层的润湿性和亲水性,且触蒸前处理工艺明显有利于真空渗透中蚕茧的润湿渗透;可通过测量处理后茧层表面与液滴接触角的方法,分析触蒸前处理对蚕茧的浸润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