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一例误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例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病例资料.结果: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头晕、头痛、呕吐,MRI提示多发性脑肿瘤,手术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因右下肢多发肿块再次入院,2次手术病理诊断为软组织神经外胚叶肿瘤.后经病理会诊,诊断为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伴脑及肺转移.结论:多发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临床罕见,应加强认识,并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对胆道手术中是否放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并禁食一直存有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应常规放置胃肠减压至术后排气,然后逐渐进流食至普食,以增加腹部手术的安全性.但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理念认为鼻胃管可不常规放置,并支持术后早期进食[1].对此我们做了相关对比,以探讨胆道手术中不常规放置鼻胃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近端胃舒张和排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实时B超检查测量近端胃舒张和排空功能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患者近端胃舒张和排空功能的改变。方法:D-IBS患者、C-IB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以实时B超检查测定饮用标准营养液(500ml)后不同时间点近端胃容积的变化。结果:D-IBS组、C-IBS组和对照组之间胃底气体评分无显著差异。D-IBS组除试餐后5、60min以及C-IBS组除试餐后60min外。其余时间点两组近端胃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IBS组与C-IBS组0min时近端胃容积和最大近端胃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IBS组所有时间点的近端胃容积与C-IBS组无显著差异。D-IBS组、C-IBS组的胃延迟排空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D-IBS组近端胃液体半排空时间(T1/2)较对照组显著提前,C-IBS组T1/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IBS患者近端胃舒张功能受损,但D-IBS与C-IBS间无差异,IBS患者的近端胃排空加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过表达CD99基因对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L428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L428,分为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EVC组以及转染pcDNA3.1(+)-CD99质粒的CD99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6、Cyclin E的蛋白含量。结果:CD99组的MTT值、G0/G1比例、S期比例低于EVC组,G2/M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9组的Bcl-6和Cyclin E含量低于E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G0/G1比例、S期比例与Bcl-6、Cyclin E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G2/M期与Bcl-6、Cyclin E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过表达CD99能够抑制L428细胞增殖、诱导L428细胞凋亡,且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Bcl-6、Cyclin E的表达来发挥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择区清除联合~(131)I治疗cN_0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cN_0甲状腺癌患者92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4)和联合组(n=58),常规组行甲状腺常规切除术,联合组行颈淋巴结择区清除联合~(131)I治疗;联合组又分为高剂量组(n=29)和低剂量组(n=29),于手术治疗7 d后,低剂量组治疗的累计剂量为20~30 mCiI,高剂量组治疗的累计剂量为80~100 mCiI。治疗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和FT4),以及血清Tg和TGAb水平,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3月31日,利用Kaplan-M eier生存分析对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首次清甲(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成功率为86.2%(50/5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7.6%(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P=0.034);联合组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8%和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联合组血清TSH、FT4、Tg和TGAb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TSH、Tg和TGA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高剂量组血清TSH、FT3、FT4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生存时间分别为90.6个月和88.6个月,均高于常规组的7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7,P=0.019)。结论 :颈淋巴结择区清除联合~(131)I可提高cN_0甲状腺癌患者治疗效果,降低Tg水平,减少术后复发,尤其是低剂量~(131)I可有效减少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期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组行同期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口服比卡鲁胺50 mg,每天1次,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每28 d 1次,持续3年).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3年的最大尿流率、前列腺癌症状评分表(EPIC)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放疗后3年,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3.67±1.68)ml/s和(11.03±0.98)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EPI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1.5%和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能够改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理功能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微创置管胸腔内灌注顺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60例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微创置管胸腔内闭式引流,局部灌注顺铂,并同时全身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小细胞肺癌以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化疗.结果 60例患者中胸腔积液完全缓解41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4例,进展2例,完全缓解率为68.3%(41/60),总有效率为90.0%(54/60).治疗后患者半年生存率为95.0% (57/60),1年生存率为80.0%(48/60).局部联合全身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微创置管胸腔内灌注顺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RPM8调节结肠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620和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系CCD 841 CoN中TRPM8的表达水平。将干涉和过表达TRPM8载体TRPM8 siRNA和pcDNA3.1-TRPM8转染至SW620细胞,并设置相应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和pcDNA3.1组),用CCK-8、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酶标仪检测Calcineurin活性,Western blot检测Calcineurin-NFATc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检测CD8+T细胞与SW620细胞共孵育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Calcineurin特异性抑制剂FK506处理SW620细胞后NFATc3和PD-L1蛋白表达。结果 与CCD 841 CoN细胞相比,TRPM8 mRNA和蛋白在SW620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加(P<0.01)。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干涉 TRPM8表达后SW620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Calcineurin活性,以及TRPM8、PD-L1和 NFATc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和p-NFATc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过表达TRPM8可增强细胞活力、细胞增殖能力和Calcineurin活性,上调TRPM8、PD-L1及NFATc3蛋白表达(P<0.01),下调p-NFATc3蛋白表达(P=0.002)。CD8+ T细胞与干涉TRPM8表达的SW620细胞共孵育后总细胞活力降低(P=0.002),而与过表达SW620细胞共孵育后总细胞活力增强(P=0.005)。FK506处理可抑制SW620细胞Calcineurin活性,下调NFATc3、PD-L1蛋白表达(P<0.01)。结论 TRPM8过表达可能通过激活Calcineurin-NFATc3信号通路而促进PD-L1表达,从而增强结肠癌细胞免疫逃逸能力,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分子分型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09例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分成4种分子亚型,探讨分子分型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期选择20例乳腺癌组成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分析各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在109例乳腺癌患者中,分子分型各型所占例数分别为:Luminal A型50例(45.87%)、Luminal B型20例(18.35%)、HER2阳性型22例(20.18%)、三阴型17例(15.60%)。四种分子亚型在绝经前后占据的患者例数、原发肿瘤各期所占例数以及除II期以外的临床分期所占例数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方面四种分子亚型所占的例数无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治疗方案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以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6.0%、80.0%、81.8%和7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0.0%的总缓解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109例乳腺癌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0.7%,16例SD患者中,6例为Luminal A型患者,3例为Luminal B型患者,3例为HER2阳性型患者,4例为三阴型患者。经过检测,三种治疗方案均发生粒细胞减少、肝脏毒性、消化道毒性、外周神经毒性、脱发以及其他并发症。其中三种治疗方案发生粒细胞减少、消化道毒性与外周神经毒性等并发症的例数存在差异性(P<0.05)。所有患者只需减少药量,不良反应均可减轻甚至消除。结论:乳腺癌患者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以及三阴型四种分子亚型,比例最高的是Luminal A型。不同的分子亚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会发生一些较轻的不良反应。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尿石素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考察不同浓度尿石素A作用12、24、36、48 h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凋亡染色法考察20、40 μmol/L的尿石素A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Myc、Cyclin D1、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Myc、Cyclin D1、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尿石素A对MCF-7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相关性;细胞凋亡染色显示,20、40 μmol/L尿石素A给药后均能够诱导MCF-7细胞凋亡;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20、40 μmol/L尿石素A能够显著降低MCF-7细胞中c-Myc、Cyclin D1、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0.01),升高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尿石素A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Myc、Cyclin D1、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